2009年11月24日 星期二

舊港變新城?Kop van Feijenoord的新春天-2009 IFOU工作坊案例與討論過程分享 林依陵、曾惠君


圖1 Kop van Zuid全貌 (照片來源:John Westrik’s IFOU SUMMERSCHOOL 2009 TU Delft Rotterdam–Kop van Zuid)

一、前言

今年四月,所上發出IFOU(International Forum of Urbanism)暑期工作坊的活動公告,在了解此次工作坊的東道國是與台灣國土面積相仿的荷蘭後,同時基於對規劃的熱血與對實務案例的好奇和興趣,我們參加了此次主題式工作坊-「蘭斯塔德的挑戰」(The Randstad Challenge),為這個由荷蘭西部四大城市(阿姆斯特丹、海牙、鹿特丹以及烏得勒支)所環繞的區域,思考經濟、生態、社會文化等議題,並設計日後可執行的方案。主要希望透過此工作坊,進一步了解荷蘭政府、專業組織及學界(主要是台夫特科技大學Delft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如何思考國土規劃與區域發展?其規劃者斡旋於國家、企業及在地居民多者角力競逐時,扮演什麼角色?這些都有助於讓身處台灣的我們,以比較觀點(comparative perspective)進行反身性思考。

此外,在這十天,來自四方的學員們從陌生到熟悉,談話內容也從制式的規劃議題逐漸擴大。我們總是驚喜於彼此國家的文化差異,即使看似具有同質「華」文化的台灣、中國、香港、新加坡,也有大不同的字詞表意、政治立場、經濟背景和文化生態。進行分組作業討論時,則更細緻地凸顯不同的個人關懷、價值取向及學校背景訓練。


工作坊共包含五個設計主題,分別是:(一)蘭斯塔德的協同增效作用(Randstad Synergy)(二)雙子城(Twin city)(三)綠色之心的娛樂活動(Recreation of the Green Heart)(四)海牙濱海區(Den Haag Sea front)(五)Kop van Feijenoord(以下簡稱KvF)。本文將以第五組-亦即我們所在組別-為核心,介紹荷蘭國土計畫與位於鹿特丹南方頂端的舊港口區KvF的關連,並紀錄本小組於討論過程中,指導老師、學生們彼此理念分合的協商過程 ,以分享在處理規劃議題時所呈現的多元文化與價值,和幾經磨合、碰撞產生的火花與成果。

二、荷蘭國土計畫介紹

全球化時代的來臨,荷蘭政府為趕上歐洲國與國之間大都會的彼此競爭,結合國內四大城市,包括阿姆斯特丹、海牙、鹿特丹以及烏得勒支,形成一個城市群聚的區域,稱之蘭斯塔德(Randstad)。作為一個國家期待的生財工具,政府期待不只是對內地結合各城市彼此間的協同合作,以不同優勢發揮吸引力,並建立內部穩固的城市網絡規模,更重要的是提升在國際上的競爭力。此外,除了經濟因素,荷蘭國土計畫主要受到氣候變遷影響,素來與海爭地的荷蘭,近年來改變舊有的「爭地」思維,試圖將空間發展融合水管理(water management),同時在生態與文化上做出改變。

在這些大前提下,荷蘭在空間上的發展分為幾個階段作為國家重點項目。第一代國家重點項目從一九八八年開始,目標在以區域-國家的經濟發展增加國際競爭力,並為轉型成「公私合營的操作模式(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s, PPP)」而準備,如Kop van Zuid則是這個時期的發展項目。第二代國家重點項目從一九九五年開始,目標是提升交通的便捷度,以強化跨區域城市間的網絡關係;並且在既有公私合營的基礎下,「擴大整合性區域開發 (integrated area development)」,如阿姆斯特丹南邊軸線的發展。第三代國家重典項目從二00九年開始,目標在結合水管理與城市空間發展,並以蘭斯塔德2040的遠景為國家的整體發展想像努力,發展區域也就是本次主題式工作坊所設計的五個主題。

三、Kop van Feijenoord

工作坊開始後的第二、第三天,主辦單位讓大家實地走訪五個設計主題地點。KvF是位於鹿特丹南方頂端Kop van Zuid的其中一塊區域,在正式進入KvF區域前,我們參觀由海事博物館展出的”SS Rotterdam”相關資訊,以瀏覽其歷史脈絡。藉由認識這艘荷蘭最後的國家船隻(ship of the state),我們知道鹿特丹的舊有/既有港口地位已不可同日而語;身為十九世紀末期世界最大的港口區之一,一世紀後,它正面臨需要轉變的契機,而荷蘭政府的整體規劃,則是希望將此區域發展成為一個新的現代化城市。

圖2 SS Rotterdam參觀處


圖3 SS Rotterdam


作為第一代國家重點項目之一的Kop van Zuid,國家希望它刺激區域與國家層面的經濟發展、港口閒置空地的更新與再利用,並且促進國際競爭力,成為吸引企業、商辦、高品質的住宅、購物休閒與文化設施的首選之地。因此,荷蘭政府以天鵝橋(Erasmusburg)連結南北兩側,試圖打造Kop van Zuid成另一個新中心(new centrality)(見圖4)。天鵝橋興建完工後,便利的交通成功吸引外商進駐,圍繞河口Rijnhaven興建的多是高層辦公大樓,周圍是筆直的道路,幾乎不見小型商店。

圖4 上方為天鵝橋(Erasmusburg)與圍繞河口Rijnhaven興建的高層辦公大樓,荷蘭政府企圖將這裡打造成鹿特丹的另一個新中心(照片來源:王秋元〈荷蘭的國土規劃體系與文化的演變-面向荷蘭蘭斯塔德 Randstad Holland 2040〉)

參觀完”SS Rotterdam”及河口區辦公高樓的環境後,我們開始走踏、體驗這裡的住宅環境。第一塊區域是KvF較為新進、富裕的社區,直接的意象感受是建築設計舒適、摩登。學生們普遍對於突出於屋體的透明玻璃陽台設計讚不絕口,認為坐在玻璃房內,一邊享受陽光、一邊慵懶看書的當地人擁有很高的生活品質。各個透明窗就像一個小櫥窗,幾乎每戶人家都用心打點裝飾,看起來美不勝收。相較於第一塊區域,第二塊區域是舊發展的區塊,這裡的房屋設計相對封閉,兩者明顯不同。僅就外來者的城市體驗來說,這兩塊區域彷彿是互相獨立,而橫跨於中間的Binnenhaven運河,更是將兩塊區域硬生切割開來。

圖5 紫色為第一塊區域,藍色為第二塊區域。黑色線為運河。



圖6 第一塊區域(西側、富裕區)取景

圖7 第二塊區域(東側、貧窮區)取景


在KvF裡,仍然可以看見舊港口區的房屋設計結構與規劃邏輯。這些舊有的基礎設施,如港口、火車鐵道、商業紀念館(Entrepot building, de Hef及Old Tramhuis)決定了這個區域西(第一塊區域)、東(第二塊區域)兩側的發展取向。在興建鐵軌系統時,大部分的房子遭到破壞而沒有重新興建,導致這些毀壞的地方變成這個區域中的「大破洞」。在這裡,東西兩側因經濟收入、房屋形式導致許多社會問題。因此,這個小 組的主要設計在於解決東西差異,以融合的方式,製造機會改善KvF的鄰里關係,主要的議題如:房屋形式的整合與差異、住房集中化、公共空間的活化等。 我們的討論主要針對:如何增強Kop van Zuid作為鹿特丹後備城市的新集中性,以及如何以整合的都市主義取向,改善鄰里的生活品質。


四、一場規劃爭奪遊戲及最終成果

在短短十天內,工作坊的成員其實沒有足夠時間,從發展定義到現代性城市應該具備什麼做幾場好的辯論。但本著工作坊互相分享、尊重專業的精神,以及必要的分工才得以滿足期限報告產出的要求底下,本組又分成「開放空間」、「河岸空間」、「交通研究」與「建築設計」四個子小組,九位學生依各自興趣選擇主題進行較仔細的規劃與設計。 進行各自分工前,我們針對KvF發表各自想法,並試圖達成一總體規劃設計的共識,幾經論戰後,確認標題為「縫合破碎的kop van Zuid」(Bridging the Island: Kop van Zuid)。在這點共識之下,各子小組完成對於KvF的規劃想像。


有趣的是,指導老師Hendrik Tieben設計了組內「仿競圖」活動。這個小活動讓子小組們使出渾身解數,以各自專才、關懷取向及學校背景訓練,爭取「偽主權」。以建築和設計見長的組員,關注焦點是交通的串連與新型房屋的建立。他們認為,由於目前KvF的南北垂直/聯外交通工具較多,東西兩側的內部連結反而相對較少,為串連起富裕區與貧窮區,使兩方有機會彼此接觸,唯有加強橫向交通工具,才能解決疏離等社會問題。同時,在運河沿岸的空地建立建築形式特殊的廠辦,以吸引外資進駐,如此可以活化此區的經濟,而新現代城市的成立才有其契機。


來自城鄉所的我們負責「開放空間」,我們關注的是西側第二塊區域貧窮區的內在潛力更勝於已具有基本競爭力的東側沿岸區;我們以為沿岸區具備港口交通的優點,自然有合適的廠商進駐。因此,決定處理「開放空間」議題的當日午後,我們帶著簡易的紀錄工具(相機、繪圖紙)重遊Kop van Zuid。不同於團體出遊的方式,這趟小旅行更趨於當地漫遊,讓我們更有機會挖掘到當地的潛力,看到許多私角落。

圖8 第二塊區域社區內塗鴉

圖9第二塊區域社區街道的兒童遊戲塗鴉

對於發展的定義,我們認為並不單指經濟上的表現,而是擴指在地的品質與文化。相對於關注在交通的連結,我們更重視的是,思考第二塊相對貧窮區的文化與合適發展的產業是什麼。藉此,該地區就有機會靠著在地特色,與當地的地方認同,而發展出更特別的成長效應。

組內「仿競圖」活動結束後,Professor Tieben建議我們將努力成果共同呈現,使期末簡報時本組有的不只是紙上的畫圖作業,也有在地漫遊後的紀錄與觀察。同時在一致性原則下,展現本組多軌並行與資源分配的方案,讓與座老師及前來共審的荷蘭政府官員看見有別於本國的設計想法。


五、學習心得

此次工作坊,讓我們更看見城鄉所獨特之處。不僅在訓練方式上與一般的設計規劃學院有很大的不同,更重要的是,我們重視思考的辯證過程,也重視歷史脈絡和在地的想法,換句話說,就是我們相信空間與人不是分開想像的,而建築師與規劃師扮演的角色不是明星、奇才,也不是挾帶著「專業知識」進入社區、拯救環境的英雄,而是處理居民與政府、企業的中介角色,是具有人文關懷的「專業通才」。最顯著的差異大概是,在規劃的過程裡,我們一直認為對於當地的瞭解尚未足夠,僅能依照三次的現地漫遊與歷史資料的閱讀來理解居民需求,而其他組員顯然覺得我們的「擔憂」是庸人自擾。


然而,雖然城鄉所重視脈絡的教育,使得閱讀世界的視角相對特別,但是我們也發現,建築專業背景的同學往往能以快速的繪圖技巧,將抽象的概念表現出來,在討論過程中大大的減輕語言未能盡善表達的缺點。由於不同背景的聚集,使得我們各自彌補不足,當我們以言說論述展現地方的特色與發展要點時,同組組員則以繪圖技巧和對美感的敏銳,具象化的呈現我們挖掘出的在地潛力。或許這也是我們能激發出美麗火花的最重要因素吧。

批判「批判二元論」:認識的二元論、形態的二元論與態度的二元論 謝昇佑

如果你想表現出批判的姿態,再也沒有比「二元論」更合適的稻草人了。


我們常常可以聽到,人們以「二元論」來作為對他人論述進行批判的立基點,或者常常聽到,人們以主張「要超脫…二元論」,來作為自身思想開明的表徵。事實上,氾濫或盲目的批判「二元論」,恐怕是最大的二元論。


大多數的時候,人們恐怕是從沒搞清楚「二元論」,就急著搭乘「批判二元論」的流行列車。假如你讀到這裡,就以為我是支持二元論,然後加以批判,那麼,你又陷入了二元論。事實上,這裡我要談的問題,不是二元論對不對,或者反對或支持二元論的「二元論式問題」;而是,我想要澄清,什麼是二元論,然而,在那個層次上,二元論是可以反對的(不一定要反對),哪一個層次上又是無法反對的。這個問題雖然涉及了認識論的根本,不過,我將避免用嗷口的哲學話語來討論它。


簡單說,我們至少可以分成三個層次來說明「二元論」的可能,一種是「認識的二元論」、一種是「形態的二元論」,另一種是「態度的二元論」。所謂「認識的二元論」,指涉的是我們在對事物進行認識時,所發生的一種不可避免的二元論模式。我們必須先了解什麼叫「認識」,才能明白何以不可避免。


「認識」就其功能上或者就其最根本的意義上來說,無非是對事物加以分(歸)類,乃至於命名。然而,分類意謂著何事?不管分類的結果是將事物歸為幾類,但是就分類的動作而言(亦即認識的過程),所指涉的最基本意義,無非是先能判斷某物是A或~A。儘管~A可能包括B、C、D...,但是,要能分類首先就必須先能對事物進行A或~A的判定。能對雜多的現象世界進行分類,認識的活動才得以可能。這也就是說,只要我們同意所謂「認識」就是最終能說出「X是『什麼』」或「X不是『什麼』」時,認識就必然包含二元論,否則,區別就無以進行。


顯然地,當我們這樣來了解什麼是「認識」之後,就會發現,認識的功能或結果將使得事物被限定,從而也排除了事物的其他可能性(A/~A的邏輯問題);對此,有些哲學家喜歡用強烈的修辭來說:「認識必然蘊含著一定程度的暴力」。我們可以舉例來說,當我們認識某人,意謂的是對某人進行了身份的分類,如果這個身份的分類是肯定的,這也就是將某人畫入A,而排除了他作為~A的可能;如果是不肯定的,那就是我們將某人畫入了~A,這也就排除某人作為A的可能。似乎,就認識的層面而言,透過一定程度的排除來化約現象的複雜是不可避免的,而排除一定是二元的。


第二種二元論是「形態的二元論」。延續第一個層次的討論,我們可以進一步發現,對事物進行認識活動的分類,必然有個分類的範疇作為分類的原則。除非我們是極端的唯心論者,否則,這個分類範疇多少被認為是以特定社會文化為基礎的。這也就是說,即便就認識活動而言,分類的進行必然涉及二元論的操作,但是,這並不意味著A/~A就只能分為兩類,相反地,~A在不同社會社會文化底下,可能各有不同「數量」的細分可能。而所謂形態的二元論,意謂的是某些社會文化底下,將認識論的二元論直接轉化為分類範疇的二元論,例如:[男]/[~男]=[男]/[女],但是[~男]=[女]不過是特殊社會文化脈絡的一種分類原則而已,不同的社會文化底下,[~男]也有可能包含「第三性」等等。


此種由社會文化分類範疇而來的「二元論」,我稱之為「形態的二元論」。這種二元論的指涉內容顯然不是必然的,它是可改變的。一般我們聽到人們對二元論的批判,很大一部份指涉的是這個層次,指摘形態的二元論過於化約社會實在的複雜。這種批判看似有理(多數時候也確實有理),不過,仍然有些容易使人混淆之處,有待澄清。


簡單說,「形態的二元論」雖然容易過度化約社會實在的複雜,但是,在現實的社會生活中,「形態的二元論」卻經常是面對生活世界繁複必須的一個起點,也就是說,如果我們面對現實社會世界的繁複,每件事都要在形態上細膩地分類,那麼,社會生活恐怕將不斷的「停格」,而無法流暢的運作下去,因此,為了使社會生活穩定且流暢的運作,「形態的二元論」往往作為日常生活社會世界交往的一個起點,只有在特殊的情境下,我們才仔細細分事物的類型,而不會隨時隨地的對每件事都進行著多元形態的仔細考查。換言之,「形態的二元論」乃是日常生活中,經常用以保持日常生活流暢的策略。例如在一般日常語用中,人們常用「黑/白」來簡化顏色,或者用「城/鄉」來簡化城市類型;但是這種語用中的「形態的二元論」並不表示人們天真地認為就只有「黑或白」、「城或鄉」,毋寧說,「黑」、「白」之間或者「城」、「鄉」之間是一種光譜,這之中還蘊含各種介於中間複雜的形態(比如說「鐵灰色」等等),但是社會生活中並不需要每次都辨識的很清楚,因此,只要日常生活可以持續運作,類似「黑」/「白」或者「城」/「鄉」這樣的化約就足夠了。也正因為「形態的二元論」往往作為人們應付日常生活的化約複雜的方式,因此,對社會研究者來說,日常語用中的「形態的二元論」,往往也就是貼近社會生活世界的起點,不過,這裡的關鍵仍然是,這只是一個起點,並且,構成「形態二元論」的兩端不是對立而是光譜的關係,中間蘊藏各種複雜交錯的形態;而研究者的工作就在於儘可能的透過這個起點,勾勒出光譜中各種相互滲透的類型。


然而,假若這麼說,是否對「形態二元論」也不能批判了?就俗民世界的日常生活來說,「形態二元論」作為一種為保持日常生活流暢的這一點,或者作為社會研究的起點來說,確實是沒什麼好批判的,但是,如前所述,這種「形態二元論」充其量也只是化約繁複現象的一個起點,假若人們忽略了這一點,而把這個起點沈澱為一種社會文化穩定的分類結構,那麼,此時的「形態二元論」就值得反省了,而這種沈澱為分類結構的「形態二元論」,往往也涉及了「態度的二元論」;就我個人而言,我認為最需要批判的是「態度的二元論」。


「態度的二元論」也就是對事物強加以「是/非」、「好/壞」,並且,只有「非是即非」、「非好即壞」的選擇。這種態度的二元論往往會配搭著沈澱為分類範疇的「形態二元論」,把某一類等於好,另一類等於不好;典型的例如:「男尊/女卑」。然而,正因為這兩個層次的二元論往往套疊在一起,因此,人們常常誤以為只要批判「形態的二元論」就可以為被賦予負面價值的一方平反。事實上,縱使在形態上突破了二元論,也不見得能夠改變事物的價值分配,比方說,即使我們突破了一般「男/女」的二元窠臼,改變為「男/女/第三性」,這也不等於能夠改變男性優位的價值體系,「男/女/第三性」也可能依舊對應到「男尊/女卑/第三性卑」的狀態。換言之,根本的問題在我們仍然習慣用「是/非」、「好/壞」來作為對事物價值的測定;只要我們不改變此一「態度二元論」,那麼,一切被稱為「好」或「是」的價值,永遠就必須以某物被評價為「壞」和「非」來作為指涉的對象。


「批判二元論」在現代社會是再好用不過的攻擊武器了,不過正因為它好用、容易上手,所以人們往往就不加深思的濫用。就如同上述的分析,事實上,我們是可以輕易指摘他人「二元論」的,不過,濫用這樣的指摘往往無益於形成人們對世界多樣性的包容,相反地,更容易促使形成一種態度上的二元論。

看電影,寫論文 畢恆達

近年來廣設大學與研究所的結果,造成博碩士論文的產量倍增。從民國75學年度的六千篇,85年的一萬四千篇,快速增加到95年的五萬篇。論文寫作對許多研究生而言,是一個痛苦的過程。往往面對電腦苦思,卻始終無法下筆,於是紛紛發展第二專長。有的人練瑜珈、煮花茶,有的人擦地板、刷馬桶,總之儘做一些有益身心又非玩樂的事情填補時間,就是想找正當藉口逃離論文。其實,看電影也是一項不錯的第二專長。選對電影,不只是視聽娛樂,更可以對論文寫作帶來意想不到的直接助益。


科技日新月異,教學使用的媒介也逐年更新,從早期的黑板、投影片、幻燈片,到電腦投影的ppt、動畫、影片。三小時的課程,如果能夠使用不同的媒材,確實比較能夠吸引學生持續的注意力。而且影像能提供文字所沒有的訊息。 課堂教學,使用電影片段來輔助說明課程內容,已經甚為普及。例如用《衝擊效應》來討論種族問題;用《新郎向後跑》來講述同性戀恐懼症;用《黑澤明之夢》來省思環保與戰爭議題,都是常見的激發學生參與興趣的教學策略。然而研究方法與寫作的課程,倒是比較少見使用電影的素材。研究牽涉知識論、方法、倫理與寫作,有哪些電影可以切題呢?


研究需要的絕不只是蒐集與分析資料的方法與技術而已,更要問為何而研究?以及研究背後的預設為何?也就是要問什麼是真相?有一個外在於研究活動之外的客觀真實存在嗎?理解如何可能?研究過程中又有什麼權力與倫理牽涉其中?

一、什麼是真相?

黑澤明的《羅生門》是一個不錯的開始。這部電影係以作家芥川龍之介短篇小說〈竹藪中〉的情節為骨幹加以發展,然後再加上其另一短篇〈羅生門〉中的躲雨情節(失業人的生存競爭)。電影的主要人物有武士、武士的妻子、強盜與樵夫。故事是說強盜在路途中遇見武士,見其妻子秀色可餐而欲染指,於是騙說有寶藏,將武士誘入林中,趁機制伏,然後回到舊處強暴武士妻子,再帶她到武士面前,質問她要選擇跟武士還是強盜走?總之,後來武士被殺死。強盜的說詞強調自己與武士決鬥時的英勇;武士妻子強調自己的貞節,後因丈夫鄙夷的眼光,而可能誤殺了他;武士透過靈媒宣稱自己切腹而死;而作為旁觀者的樵夫也藉貶低他人的故事,來抬高自己的形象。然則真相究竟為何?或者根本沒有一個真相?


放到研究的脈絡,電影的意圖在於尋找真相嗎?近來研究常強調三角檢証(triangulation),使用多元的資料(來源)、方法,以提昇研究的品質。但是在不同知識論取向下,三角檢証的意義也不同。實證主義相信有一個客觀真實,不同的資料彼此相互校正與驗證,以逼近真實。詮釋取向的三角檢証,則在於增加研究的完整性與深度。又如果把電影中不同角色的陳述當作訪談,則研究者要關心的是,他們其實經歷了不同的世界?還是他們分別為了自己的利益而說謊?或者是在一種特定的研究關係下,而採取一種特定的說法?有別於絕大多數推理、驚悚的劇情片,通常影片的結尾是真相大白的時刻,然而《羅生門》的導演黑澤明並不企圖給一個客觀的「真相」解答。看完電影,觀眾仍然會沉浸在劇情之中,思索電影中每一種說法的意義與合理性。


《上帝也瘋狂》可以用來討論現象學。電影講述一個與自然和諧相處、與世無爭的原住民部落。有一天來自「文明」世界的飛行員從空中丟下一個可口可樂瓶。這個來自天外的陌生之物,落入原住民手裡,由於陌生,因此開啟了很多可能性。它可以用來吹奏音樂、當印章、XX蛇皮、洗衣服時敲打衣服等。正如現象學所啟示的,將原來「可口可樂瓶」、裝水的容器等既有意義「放入括弧」(這些意義既開顯也同時遮蔽了事物的本質),在與事物親身互動,探索事物可能性當中,尋找事物的本質。


二、研究與回饋

學術研究經常涉及敏感的田野,像是吸毒、性工作、賭博等議題,如何進入田野,處理其間的權力與倫理關係,考驗著研究者的智慧。獲得美國影藝學會最佳紀錄片的《小小攝影師的異想世界》其英文片名為《Born Into Brothels》,顧名思義講述的是妓院的故事。要拍攝性工作者生活的影像有很高的難度,本片導演也是四處碰壁。後來他們與紅燈區的兒童成為好朋友,決定發給他們相機與底片,並教授攝影的技能,讓兒童自己以獨特而具洞察力的觀點來捕捉這個艱困環境的影像。這部紀錄片獲得極高的評價,但是也引起很大爭議,甚至是法律訴訟。其爭議點包括性工作者是否知道自己會出現在一部公開放映的紀錄片裡,事前有沒有簽署同意書?劇中的兒童是否分享了紀錄片因成功而帶來的利益?所謂真實的這個紅燈區(其醫療制度、衛生教育,愛滋病的比例低等事實)是否如片中所描述?


姑且不論此紀錄片實際上帶來的後果與爭議為何,作為一個在類似田野工作的研究者,你會怎麼作?如何進入田野、如何獲得當地居民的同意與合作?如何描繪田野與居民?如何處理研究發表(尤其是獲致成功)所帶來的衝擊?如何回饋社區?顯然研究經常並不在研究者離開田野、出版研究報告時就結束,一個對於社區有感情的研究者,不能拍拍屁股就離開,仍然要持續關心並處理因研究而帶給社區的改變或者不變。

三、研究者的介入

《廚房故事》的背景是,1944年瑞典一機構研究家庭主婦在廚房工作的動線,以改進設計、增加工作效率。原來家庭主婦在廚房走動一年的路程,足夠讓她從瑞典走到剛果,研究過後可以將距離縮短到義大利。接著他們的研究對象轉到挪威的獨居單身男人。一群經過訓練的調查員於是進入挪威,晚上睡在屋外的蝸牛行旅車內,其他時間則待在研究對象廚房內一張高椅上進行無干擾觀察。結果兩個單身男人要在同一個小空間中度過許多時光,又禁止交談對話(以免扭曲研究結果),造成許多緊張關係。挪威老男人於是採取不合作主義,故意不在廚房做飯、在餐桌與觀察椅中間晒衣服阻隔視線、晚上故意關燈讓調查員無法紀錄、在天花板挖洞反過來觀察調查員的一舉一動。

我們可以反思,研究者不說話就代表沒有介入嗎?就像訪員的沉默,是客觀嗎?而調查員在廚房中現身,算不算一種研究權威的暴力?研究是單向的蒐集資料與詮釋,還是雙向互動、相互理解的過程?


《真相拼圖》(或名《同志殺人事件》)講述1998年美國懷俄明州一位年輕男同志Matthew Shepard遭虐殺的事件與其後續影響。一紐約劇團在其死後,來到Laramie鎮進行了超過二百人次訪談,完成舞台劇The Laramie Project,以及同名電影。《真相拼圖》雖然是由演員演出的劇情片,但是劇中的情景與對白皆來自於實地訪談。時下有許多紀錄片會穿插動畫或者模擬畫面,從這個角度來說,《真相拼圖》可以說是一部模擬的紀錄片。

這個仇恨犯罪事件給Laramie鎮帶來很大的創傷,有的民眾不敢置信,有的不願面對,有的覺得受傷。面對此種具有高度爭議的田野,研究者如何進入?或者憑甚麼進入?研究可以為鎮民帶來療傷效果,還是激起更大的仇恨?研究可以是同志運動的一部分嗎?

四、訪談的政治

電影也提供很多討論訪談的素材。當居民想要忘掉令人難堪的過去,拒絕接受訪談時,這意味著什麼?劇組中有幾位為男女同志,當他們直接面對恐同的仇恨式言論時,可以反駁嗎?電影裡有一幕令人印象深刻。一位女同志在街頭訪談神職人員,該神職人員先是說他的身份不方便發言,繼而說Matthew Shepard在死前如果還有意識的話,應該要知道他的一生(作為同志)是錯誤的。女訪員聽完這番話,跑回劇組放聲大哭。她氣憤的是,為什麼她容許對方發表這樣的言論,而沒有當場表示不同的意見。當研究牽涉敏感而具爭議的主題時,研究者勢必要事先演練如何處理此種衝突。


訪談是社會科學很普遍的蒐集資料的方法。《金賽性學教室》描述性學博士金賽精彩的一生。在保守的五0年代,將私密領域的性行為調查公諸於世,令人震撼。而如何讓陌生受訪者能夠拋開羞恥心與罪惡感來暢談性事,更是討論訪談調查研究的重要文本。劇中有許多實際訪談的段落,可以參考。例如「你在成長過程中和父母的關係如何?」就不是好的發問,因為這是兩個問題,這樣問,讓受訪者可以略去他不想講的那個部分。訪員即使沒有說話,也要儘量避免自己的身體語言透露出對於受訪者回答的價值判斷;你只需微笑、點頭,看著對方的眼睛。針對不同背景(教育程度)的受訪者,要使用不同的語言(也就是用他們的語言)。


五、資料剪裁與觀點

研究生經常有個困惑,好不容易蒐集了堆積如山的資料後,卻不知如何剪裁、分析。《迴光報告》描寫未來世界,人出生後在腦部植入晶片,死後由記憶剪接師將其一生所經歷的畫面重新剪接,在追思會中播放,讓親友緬懷。問題是,幾十年的時光,該如何分類、排序、剪接成一個小時的影帶,是依吃喝拉撒睡、成長階段、活動還是儀式?怎麼決定哪些生命片段是世俗、有意義,還是有啟發性的?影片的目的是為死者立傳,還是為了安慰生者?《接觸未來》裡的女科學家致力於接收來自外星高等生物的訊息,果真來自26光年外的織女星傳來堆積如山的訊號,但是即使用高速電腦仍然無法解讀其中蘊藏的意義。後來她們推測高等生物應該使用多次元的方式思考,銀幕上的資料從平面轉為立體之後,主題就慢慢浮現了。就像坊間的3D書籍,只需眼睛的焦點改變,立體圖像就會顯現。田野裡所蒐集的資料也是,有的時候換個理論觀點,也許會讀到不同的意義。


《迴光報告》更值得用來討論研究倫理。剪接師如何得到授權可以親見死者一生經歷的畫面?片中主角剪接師的女朋友在剪接室看到她前任已過世男友的影帶畫面,裡面有他們倆的親密鏡頭。她很生氣,這些只屬於他們兩個當事人分享的經歷,第三者憑甚麼可以參與?就像研究者,在怎樣的基礎上有權知道一般人所不知道的隱私、秘密?電影中提到一位青少女,壞事做絕。有一天,發現父母在她出生時已經為她植入晶片,她心想死後其生前所做所為就會為人得知,於是個性大改,成為乖乖女。可是沒過幾天,她就從高樓一躍而下,腦部著地受到重創,晶片當然也就毀了。


寫作也牽涉如何舉證、推理與說服。《鳴謝吸煙》講述的是煙草公司的代言人,如何為公司捍衛「人民有吸煙權利」這則信條。劇中有一幕令人難忘的場景,打個比方,主角參加一個電視台的談話節目,他一看舞台上坐著董氏基金會的代表、戒煙大使孫越、一位因為從小吸二手煙而進入肺癌末期的青少年。一般人看到這樣的陣勢,恐怕會落荒而逃,怎麼辯嘛。沒想到,男主角簡單幾句話,就讓所有人啞口無言。你可能不認同他的論點,但主角如何雄辯滔滔,給觀眾一個不錯的思考訓練。

六、什麼是虛構

許多學生也常問,媒體的深度報導和論文有何不同?同樣根據美國史上死傷慘重的科倫拜校園槍擊事件所拍攝的兩部電影《科倫拜校園事件》與《大象》,就很值得相互比較。《科倫拜校園事件》是紀錄片,導演麥克摩爾卻採取主動介入的方式,積極主導整部電影的論點。《大象》是劇情片,導演葛范桑則選擇用自然寫實的手法,描述學生日常的生活點滴。結果紀錄片看起來像劇情片,劇情片看起來像紀錄片。論文寫作的研究者角色與敘事觀點,可以由此有更深的體會與認識。


小說(虛構,fiction)與非小說(非虛構,nonfiction)的界線,確實不容易講得清楚。沒錯,朱天心的〈袋鼠族物語〉和〈想我眷村的兄弟們〉,確實有可能比相同主題的碩士論文讓我們更深入理解袋鼠媽媽與眷村的處境。William F. Whyte的《街角社會》,是民族誌,讀起來又像是小說。作者在街頭訪談並沒有錄音,可是書中的引文動輒半頁、一頁的,而且不同的受訪者講話的風格也清晰可辨。地名和人名是虛構的,資料當然也經過研究者的剪裁與重組。不過經驗研究畢竟不是小說,研究者常感嘆,如果有位受訪者說了[比較戲劇化的經驗],那該多好?可是人生本來就不是戲劇。寫小說則可以依照作者想要表達的觀點與感受,主動操縱小說人物的人生。


其他還有《駭客任務》可以討論知識論:什麼是真實?;《麥胖報告》討論研究設計;《楚門的世界》、《灰熊人》討論研究倫理。如果論文寫累了,也不妨去看場電影吧!


參考影片(依出現順序)
黑澤明(導演)(1950)羅生門。日本:大映影片公司。
Uys, Jamie(1980)The Gods must be Crazy(上帝也瘋狂)。美國:CAT Films。
Briski, Zana & Kauffman, Ross(導演)(2004)Born Into Brothels: Calcutta's Red Light Kids(小小攝影師的異想世界)。美國:Red Light Films。
Hamer, Bent(導演)(2003)Kitchen Stories(廚房故事)。瑞典:BOB Film Sweden AB
Kaufman, Moisés(導演)(2002)The Laramie Project(真相拼圖)。美國:Cane/Gabay Productions。
Condon, Bill(導演)(2004)Kinsey(金賽性學教室)。美國:福斯公司
Naim, Omar(導演)(2004)The Final Cut(迴光報告)。美國:Lions Gate Entertainment。
Zemeckis, Robert(導演)(1997)Contact(接觸未來)。美國:華納兄弟。
Reitman, Jason(導演)(2005)Thank You for Smoking(銘謝吸煙)。美國:Room 9 Entertainment。
Moore, Michael(導演)(2002)Bowling for Columbine(科倫拜校園事件)。美國:Alliance Atlantis Communications。
Van Sant, Gus(導演)(2003)Elephant(大象)。美國:HBO Films。

註:中文的「羅生門」常用來表示各說各話,不知真相為何的代稱,日文則是以「竹藪中」來指稱。
(本文根據「畢恆達(2009)看電影,寫論文。人文與社會科學簡訊,10(3),124-129。」稍加改寫而成。)

2009全球演講系列


0520 越南都市發展、世界文化遺產保存及文化旅遊 (黃麗玲等人)
0527 語妙天下,白話文字與歷史批評,天下第一 (李敖)
0602 《創造價值》─建築設計與城市設計的地域性、藝術性與原創性 (陳可石)
0603 泛談社區科技─西雅圖經驗 (李明峻)
0603 Sustaining an environmental movement (劉可強)
0604 Planning Privatopolis (Gavin Shatkin)
0617 如何書寫被排除者的歷史 (李尚仁)
0925 舊空間的再生 (登昆豔)
0930 當中國統治世界─西方如何面對中國的崛起 (Martin Jacques)
1005 城市的制度原型 (趙燕菁)
1009 魯迅、沈從文與北京、上海的故事 (錢理群)
1012 中國城市政府發展戰略的共通性 (劉昭吟)
1012 斜拱的魅力─中古華北佛教建築譯解 (Tracy Miller)
1027 What Industrial Policy is Becoming (Annalee Saxenian)
1105 桂林魯家村─村集體在城鄉轉型中的可能角色 (劉可強等人)

2009年11月 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通訊

發行單位: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
發行人:夏鑄九
編輯:畢恆達、朱哲良、謝昇佑、宋盈萱、蔡宜礽、許玲瑋
出刊日期:二OO九年冬
發行地址:臺北市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