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鄉通訊

2009年12月1日 星期二

教師動態 夏鑄九 A.近年從事活動

一、2008年底,與徐進鈺、黃麗玲、簡旭伸老師等等一大群台灣的學者,一起去首爾,參加批判地理學會議,與老友們相會並發表論文:Hsia, Chu-joe, 2008, 12, “Beyond Nationalist Space: Re-imaging New Territories between China and Taiwan”, Keynote paper for the 5th East Asian Regional Conference in Alternative Geographies (EARCAG), 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 13-16 December.



二、2009年三月,受邀去港大建築系國際演講系列演講,發表:Hsia, Chu-joe, 2009, 03, “Re-theorizing Architecture as the Constitution of Heterotopias”, Lecture Series, faculty of architecture,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三、四月,台北縣板橋林家花園出版了《樓台重起—林本源園林的空間體驗、記憶與再現》(因內容過多,中研院台史所許雪姬所長的歷史研究部分,做為姊妹本分冊出版),我們也把當年學生與助理的血汗結晶,詳細復原測繪圖,全數捐給林園管理單位,永久保存,而且數位化,開放公共使用。

四、五月1日,參加華梵大學藝術設計學院的設計與文化研討會,發表:夏鑄九,2009,05,“再理論建築——建築即異質地方的營造”,2009設計與文化研討會專題演講論文,華梵大學藝術設計學院主辦,國際會議廳覺照樓,2009年5月1日。

五、五月初,在本所與東吳社會系、元智社會系,一同邀請南京大學社會系三位教授訪台,並舉辦會議,交流討論,發表論文:夏鑄九,2009,05,“中國的都市化,全球都會區域的浮現,以及新都市問題的挑戰” (Urbanization, Global Metropolitan Regions, and the Challenges of New Urban Questions in China),五月兩岸社會與城市論壇,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主辦,2009年5月6日。

六、 五月下旬,還去了南部一連參與兩場會議,前者是我所畢業的黃慧琦老師邀請,後者是延藤與曾英敏兩位老師邀請,分別發表論文:夏鑄九,2009,05,“朝向永續城市——全球都會區域與環境破壞”,永續發展國際論壇專題演講論文,立德大學健康休閒學院主辦,2009年5月22日。夏鑄九,2009,05,“由環境破壞到社區營造——台灣社區營造專業者(社區規劃師)的角色與新店溪洲阿美族部落的社區營造個案”,南台灣社區規劃師研討會專題演講論文,樹德科技大學NPO發展中心與高雄縣政府主辦,2009年5月19日。

七、上學期最重要工作之一,就是在侯導在凱道前落髮與原住民運動共同形成的政治氛圍下,我們獲得了一點改革空間,於是,藉著延藤安弘教授與同學參與的阿美族溪洲部落實習課推動新店溪洲部落的重建規劃設計案,感謝師生與溪洲部落的努力,以及,台北縣政府的支持,現在還差最後一公里:營造經費爭取與土地租用兩件事,就大功告成,可以開始推動實際的營造工作了。還要再努力一下,孫大川主委與高金素梅委員都是關鍵人物,不然,溪洲部落還沒有家園可以安居!


八、暑假,與瞿宛文、簡旭伸、楊友仁三位老師去了長三角昆山考察,針對地方發展的問題診斷與政策建議,以及,與黃永松、王志弘、康旻杰、張聖琳、黃麗玲、陳良治幾位老師訪問寧波慈城,就地方發展議題,提出建議,可以參考《98年度提升人文及社會科學的研究能量專案計劃執行成果報告》。分開來的報告,可見於以會議論文形式發表的部分:夏鑄九、瞿宛文、簡旭伸,2009,10,“打造昆山品牌城市——產業升級、都市轉型、以及體制改革”,2009兩岸產業合作發展論壇——先進製造業與現代服務業協調發展,昆山市人民政府主辦,昆山市花橋,200910月23日-24日。

九、暑假,與學生去荷蘭台夫特科技大學參加環形城市夏令營,以及,轉去巴塞隆納訪談曼威‧柯司特(Manuel Castells),發展合著新書出版。

十、十月,與圖書館林光美副館長、畢恆達老師等一同去重慶大學參加第九屆兩岸校園規劃會議,第十屆,將由西安建科大負責,由劉克成院長主辦。此次發表論文:夏鑄九,2009,10,“校園與城市——台灣大學與台北城市關係改變的歷史”,第九屆海峽兩岸大學的校園學術研討會主題論文,重慶大學建築城規學院主辦,重慶,2009年10月21日-22日。

十一、十月,參加基金會主辦的,在中興新村舉行的研討會之後,因為保存事情緊急,完成2500文,刪結為1000字,發表在《聯合報》,2009年10月26日。原文:“中新興村,昨日的明日之城的明天何在?”,有興趣者,可見後附件一。

十二、這一年,我們因為參與四川災後重建,兩岸來往奔波許多許多次,尤其是甘南陝北農民自建房者一塊,最為辛苦。幾位工作者,林麗珠老師、余映嫻、董彥希兩位助理,都任勞任怨。台灣援助四川災後行動聯盟的一份子,也是921重建時組成的建改社成員,在雅安的一系列校園設計,也逐步、逐基地開工進行了。就在十月,有機會陪同四川災後重建聯盟與我們所共同邀請的雅安教育協會訪問團,由宜蘭、花蓮、南投、台東、台北縣市等地,參訪台灣的921災後重建學校、社區營造、低碳社區、農業振興有關的地方發展事物,如茶文化等。

十三、十月31日,參加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舉辦的國土計劃法論壇,黃瑞茂理事長主持,發表一小時對國土計劃法修法觀點,接著由OURs彭陽凱報告訪談近十位學者後對法條的意見。演講大綱見後。

十四、十一月初,完成:《98年度提升人文及社會科學的研究能量專案計劃執行成果報告》,以及,《99年度提升人文及社會科學的研究能量專案計劃》。


教師動態 夏鑄九 B. 近年相關作品--中興新村,昨日的明日之城的明天何在?

一、中興新村,昨日的明日之城的明天何在? (2009/10/24)
(本文刪節為一千字後,發表在《聯合報》,2009年10月26日)

中興新村在台灣政治史中的歷史意義應該是無庸置疑的,除非是有什麼不宜告人的難言之處。中興新村是真正治理台灣的政治中心。在中央政府的政治設計之下,過去,台灣是由省政府的中興新村在治理台灣,而不是台北。這也就是說,在精省之前很長的一段時間裡,是由能幹的省主席擺平台灣地方權力集團的地方顯要,歷史地形成一種極特殊的中央與地方權力的聯盟。因此,除了中央的財經內閣之於財經政策之外,省府的各廳處行政官員,才是真正瞭解台灣地方事務,應付突發的危機,而不是其他位高、人事簡的中央部會。若不解此理,才能理解為何在精省之後,台灣的國家機器不但沒有提升行政效率,相反地,在台灣民主化過程中民粹政治形成之後,台灣遂為不可治理之台灣。正由於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這種微妙的權力關係,1950年代以防空為名省府遷至中部的鄉村地區,更重要的中央政府反而留在台北城市中心,好似不用擔心空襲。而在當時實現中興新村這個政治上疏散計劃,正是規劃專業上的新鎮(new town)構想。

中興新村在台灣規劃史中的歷史意義更是值得保存的。由於政治的原因,中興新村是台灣規劃史中唯一執行成功的新鎮。而規劃這個行當,整個是源19世紀英國快速工業化時代無政府主義與社會主義的都市改革(都市改良)主義長流,這真正是規劃專業的在知識上的母體。當時,圍繞著羅伯‧歐文(Robert Owen)的烏托邦運動與埃比尼澤‧霍華德(Ebenezer Howard)的花園市 (或者說,田園城市,Garden City)的構想,都是針對資本義工業化的影響與都市成長的混亂邪惡,提供一個不同的社會環境。1898年出版的霍華德原書名就是《明天!一條通往真正改革的和平之路》(Tomorrow:A Peaceful Path to Real Reform)。後來再版時,更名為《明日的花園市》(Garden Cities of Tomorrow),成為都市規劃專業的經典,全世界規劃師的夢想。花園市運動是一個中產階級的都市改革運動,希望為工人階級提供在綠色郊區的獨戶住宅,是一項社會改革。它期望資本主義的工業化帶來的困境與苦難,能夠經由為勞工提供實質環境與住宅狀況的改善而改善。然而,卻遲至半個世紀之後(1945年-1970年),在英國的新鎮設計中才真正實現這些規劃方案。經由戰後英國工黨政府的政策,分派資源,塑造空間。此外,新鎮主張的是自給自足的社區。在規劃論述的意義上,戰後英國規劃師認為這是向市場力量支配的都市蔓延與大都市低頭的美式城郊發展之外的另類選擇。所以,中興新村原來是台灣版的英國花園市(田園城市)。而在這個原來帶有社會城市性格的移植過程中,由於後來的細部規劃操作者卻被送往美國考察,所以竟然移植了美式城郊住宅的囊底道模式,真是歷史的錯置。

今天,營建署正在中興新村推動生態城市規劃,期望將昨日的花園市更進一步與今日的永續城市價值連結。這是與中興新村保存的構想相容的計畫,因為19世紀的花園市,被英國的學者彼得‧霍爾(Peter Hall)認為,就是21世紀價值觀下的永續城市。然而,國科會卻提出了高等研究園區計畫。

什麼是高等研究園區計畫?假如這個高等研究園區就是包裝今天在中台灣的中部科學園區的話,從后里、新埔、後龍,再到二林,高科技業駐足之處,在繁榮地方背後,就是環境品質的代價與對農業的市場排擠與環境排除。這也就是說,以二林中科為例,彰化的濁水米、溪湖與西螺果菜市場的蔬果、王公的牡蠣、芳苑的雞蛋、彰化與雲林的豬肉,都有可能因為環境對食物鏈的污染被排除在市場之外。若中興新村的高等研究園區是如此這般的園區,中興新村與南投的居民就要站出來反對。為什麼呢?高科技產業最重要的環境負荷就是空氣與水污染。日前受邀來台的國際負責任高科技網絡主席泰德‧史密斯(Ted Smith),觀察台灣高科技業所引發的環境爭議,在記者會上指出:“依照加州矽谷的經驗,高科業的足跡,也就是地下水污染的足跡。”他說:“除了當高科技的領導者,更應該當高科技環境管理制度的領導者”。史密斯還說:“台灣是以19世紀的管制手段,來面對21世紀的環境問題”。這就是最近彰化二林中科四期環評引起了環保團體、地方農民與沿海養蚵團體的抗議的主要原因。若是這樣的科學園區,也就是中部地區謠傳的所謂中科五期移入,那麼,南投中興新村花園市的居住品質未來也將受到破壞。這是以昨天的手段,面對今天,犧牲了明天。

其實,中部地區這種經驗一點也不陌生,只是在21世紀時,還不肯放過被廢省的中興新村,讓昔日的花園市進入了陰影。就在隔鄰彰化市,1964年台化在彰化東郊建廠時,地方是敲鑼打鼓歡迎的,但是,空氣與地下水污染卻換來八卦山果樹不結果,居民健康受傷害,市區發展被限制,環保團體要求台化遷廠的後果。這是昨日的期待,卻造成今日的污濁惡夢,讓明日沒有希望。

假如這個高等研究園區不是高科技製造業的園區,而是高階研發的園區的話,因為是研發活動,比較與中興新村的環境與空間模式相容。但是,這種高等研究園區會真正吸引投資者嗎?高階研發活動必須以研究機構為基礎。戰後英國新鎮失敗的原因之一,就在於產業私部門之投資,關於產業的空間模式並不是最重要的考慮因素,而是利潤之吸取,勞動力的養成…等經濟社會因素。簡言之,這些高階研發產業活動會不會在中興新村發生呢?現在的狀況是,政府能策動的研究機構雖應允遷入,但是,到底是原機構僅僅是規模擴充移入,還是真正的技術升級移入呢?所謂高等研究園區,當然是期待後者。國科會目前估計,未來政府投入資金將高達九成,財務回收也不在於短期,不令人訝異,這本來就是高等研究園區的現實與長期性科技政策所應為之事。至於,民間資金部分,尤其是幾個龍頭企業的研發單位,至今還是口惠而實未至的階段。根本原因是中部的科技研究機構本來就能量不足,今日因為高鐵烏日站與中興新村間之的交通確實明顯改善許多,但是能否造就高等研究活動成真呢?還是未知之數。就高等研究園區規劃的專業觀點來看,創新氛圍(milieux of innovation)是高等研究園區成真的關鍵,然而,創新氛圍在創造歷史之時,相較於事後重建過程的邏輯而言,是更複雜,也有更多的歷史偶然性。當然,最糟糕的事莫過於真正的高階研發永遠不會發生,卻可能因為政府的計劃引起了土地投機。用一個不會發生的明日之夢卻把每一寸土地都翻轉來過,這是破壞性的創造。

中興新村確實需要注入新的生命讓它活化。今天,因為是中興新村,聚落的歷史價值確實值得保存,而最高的保存就是活的保存。文資法的特性是保存有價值的昨天,假如文建會能盡快完成對聚落價值的文化資產指定,對道路模式、建物類型、植栽模式、建物高度、量體、形式、材料…一一加以指定。而都市計畫法的特性卻是憧憬有價值的明天,加上中興新村都市計畫細部計劃對於土地使用的剛性規定與都市設計準則、審議過程的要求,文資法與都計法兩者雙重綑綁,或許,這是暫時不讓此地被破壞,換取時間,等待未來與中興新村相容的新構想產生的辦法。中興新村是台灣的花園市,是過去的明日之城。在今日,對昨日記憶的保存,或許是展望明日美好生活的起點。

教師動態 夏鑄九 B. 近年相關作品--國土計劃法論壇

國土計劃法論壇─夏鑄九+OURs (2009/10/31)

(一) 問題

1. 面對全球化下台灣的區域空間再結構:不是簡單的南北差距,而是西海岸都會區域浮現與特殊的編入/排除模式。

2. 山河破碎,全球化過程中國家無能:特殊的資本主義發展方式之下,僵化拘泥的國家(過去是反共冷戰的不沈母艦、發展性國家、民萃國家、到現在?)vs.彈性靈活的資本、有活力的市民社會浮現(工業污染(包括科學園區的電子業)、量產商品農業的破壞,檳榔、高山茶、養殖地層下陷)

3. 全球暖化,災難頻率日高,規模日大,人禍與無能更放大了天災,再加上,將帥無能,累死三軍!

4. 台灣的發展定位?只能做為觀光旅遊、設計產業的全球節點,幾乎是唯一存活之道。

(二) 國土計劃法

1. 程序法,八八水災後的護身符?只能圖心安的無用符咒。

(三) 對策:

1. 結合環團力量,以立院為戰場,重點修法。

(四) 重點:

1. 政策規劃vs.藍圖式土地使用的綱要計劃(過時、不能執行)。

2. 主管機關:經建會(未來的國土建設委員會)為秘書處,結合經建會內部兩處(住宅與都市+經濟發展)。國土計劃審議委員會,以副院長為召集人。

3. 審議程序:政府五億以上預算,有關區位與地方發發展定位的各部門計劃,必須送委員會通過,不然不得編列為預算。

4. 國家的規模與尺度調整: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關係上,區域一級的規劃,無政府可管。這是最嚴重的問題,也是內政部的職責,都會區域、偏遠地區、原住民自治區等,都缺乏政府一級的執行機器。重蹈過去區域計劃的覆轍,陳定南宜蘭反六輕例。
此外,三個月後桃園縣升格為準直轄市,北台如何整合?剩餘的縣市又如何避免治理邊緣化?投彰雲嘉屏?至於花東?原住民自治區為何不可?澎、金、馬能合併嗎?台灣之不可治理也,亟需都會治理、區域治理。

5. 農地零碎蠶食為建地,北宜高通車後宜蘭例。

6. 基金使用明確規範:要求成立國土規劃研究中心,長期負責調查、研究、規劃任務,可設立於國立大學之內,以求能聘任高素質研究人才。

教師動態 邢幼田 A.近年從事活動

一、邀請演講

2009

Urban Expansionism and Chinese peasants: territorialization and deterritorialization. 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Los Angeles.
The Great Urban Transformation: Politics of Land and Property in China. Center for Developmental Studies,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Taipei.

2008

The great urban transformation in China, The Henry Jackson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Seattle.
Politics of Property in Chinese Cities, Berkeley Center for Law, Business and the Economy, Boalt Hall School of Law, U C Berkeley.
Land and Territorial Politics in China,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DePaul University, Chicago.
Urban construction and destruction in China. 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 forum on Beijing’s 2008 Olympics. U C Berkeley.

2006

Studies of Chinese urban Politics. Institute of Geography and Natural Resource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二、近年研究

Spatial Planning in the Post-Planned Economy: Chengdu and Xi’an Metropolitan Regions in Western China, Chiang Ching-kuo Foundation for International Scholarly Exchange, 2008-2010.

Land loss and peasants’ strategies of self-protection: A comparison between Northern and Southern China, UC Berkeley Faculty Research Grant, 2008-09

Land rights protest in rural and urban China, UC Berkeley Faculty Research Grant and 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 Faculty Research Grant, 2007-08

三、新研究方向

Taking advantage of my visiting professorship with NTU, I plan to conduct a pilot study of the dynamics of Taiwan’s civil society and civic space in the past twenty years. After completing my book on China’s urban transformation (forthcoming fro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 December 2009), I am expanding my research to greater China, and from urban construction to social formation, emphasizing the connection between social-ciltural and spatial questions. I ask: what is the historical and spatial condition of the formation of Taiwan’s civil society, defined as a field that is outside of the state arena, and a cultural logic that goes beyond partisan politics and economic utilitarianism? In this pilot study, I will try to identify that third space outside of the rationale of the state and the market, while not assuming the existence of a totally separate field with fixed boundaries and scales.

More specifically, I plan to focus on three types of civic activities and spaces in Taiwan, namely, community colleges in the city, farmers’ associations in the countryside, and independent documentary production networks that have shifting locations. I will look at the organization, participants, operational and spatial strategies of these activities, as well as their connections with social mobilization in the process of Taiwan’s transition into a “post-development” society. These activities are examined in parallel with the type of physical, socio-political and discursive spaces they create, occupy, and are conditioned by.

This exploratory project on Taiwan will lead to a larger proposal that involves other places in greater China. My next step will be taking a similar set of questions to Hong Kong and Beijing, identifying similar types of civil organizations and activities in these two places, compare them with those in Taiwan, and see what type of cross-border connections they have established, if any. Ultimately, I hope to find a way of understanding the civil dimension of greater China that goes beyond the framing of “Chinese business networks” or the “developmental state.” This pilot study just received the funding from the 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 at UC Berkeley.

四、教學經驗

(一) At Berkeley Geography, I taught the following courses in the past three years:
1. Graduate Seminars
1). Comparative Urban Politics
2). China Through the Russian Lense
3). Urban Politics and Cultures
4). Reflexive Economic Geography

2. Undergraduate Lectures
1). Geography of Development in China
2). Geography of East and Southeast Asia

(二) At Chengxiangsuo in NTU, I am teaching two graduate seminars:
1. Space, Culture and Politics
2. Politics Economy of Development in China

教師動態 邢幼田 B. 近年相關作品

一、書籍寫作

The Great Urban Transformation: Politics of Property in China. Oxford, U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Forthcoming in December 2009.

二、書籍編輯

Reclaiming Chinese Society: The New Social Activism, Co-edited with Ching Kwan Lee. London: Routledge. Forthcoming in December 2009.

三、期刊文章

2006a, Territorial politics in large Chinese cities, The China Quarterly. No. 187. pp 575-591.
2006b, Brokering power and property rights in China’s townships, Pacific Review, Vol. 19, No.1. pp103-124.
(Translated into Chinese, in Guang Lei et al., eds., 2006, The State of Rural China: Peasants, Agriculture and Rural Society in the Reform Era. Hong Kong: Taide Shidai Publisher, pp. 61-77)

四、書籍篇章

2008a, Territorial politics between the formal and informal state in China’s townships, in Linda Chilan Li ed., Chinese State in Transition. NY: Routledge.
2008b, Socialist land masters: Territorial politics of accumulation, in Li, Zhang and Aihwa Ong eds., Privatizing China: Socialism from Afar.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pp.57-70
2006, “Foreign capital and local real estate development in China,” in Wu, Fulong ed., Globalization and Chinese Cities. NY: Routledge.

教師動態 畢恆達 A. 近年從事活動

這兩年來我在城鄉所講授的課程有質性研究、環境心理學、街頭藝術、論文寫作、人與環境關係導論等。這些課程的教學成果,我都希望可以寫成書籍與更多人分享。其中質性研究、論文寫作方面,已經在2004年出版「教授為什麼沒告訴我」這本書。他成為台灣許多研究方法課程的參考書籍,我也收到幾百封來自讀者的回函。最讓我感動的是,很多研究生說,讀了這本書籍之後,讓他們豁然開朗、感到心安、知道怎麼繼續走研究這條路。還有人雖然已經畢業了,因為讀這本書,所以想要再讀一次研究所,因為寫論文也可以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今年我花了幾乎一整年的時間繼續增加內容,已經從六萬字增加到十四萬字,預計明年初出版增訂版。此外,街頭藝術這門課以及國科會相關研究的成果,也計畫明年出版新書:「我愛塗鴉」。

去年八月我接受聯合報的邀請,在其「名人堂」專欄撰寫文章,內容都圍繞在我的研究領域,包括性別研究、環境心理學、研究方法等。目前已經刊登的文章有:男女分開競技,強化性別不平等;無性別公廁,開拓身體展演新空間;兩性解放吧,男人其實也想哭;期待超越藍綠的那道彩虹;看海角七號,聽野玫瑰釋放和解;男友大庭廣眾求婚,妳會答應嗎;性別平等 國小教科書落實了嗎;捷運升降電梯,只准男性搭乘?;制服的故事;張開雙眼,看見不同生命的需要;看對電影,教你寫出好論文;白痴造句法把論文變難看了;一味追求SCI的怪現象;你的人生由廣告作主?;用監視器城牆守護台灣?;女人不美就沒有價值?;塗鴉‧小廣告‧舒舒‧瑤瑤;街頭塗鴉 一定要清光光?;文科研究生的論文主題是…;男人來自火星,女人來自金星?;跑酷 在都市叢林跳躍吧;同志大遊行,空間的歷史軌跡。

底下是我對目前過於著重量化、(英文)期刊論文評鑑制度的看法。在新自由主義全球化下,台灣學術界不免也加入了競爭的行列。為了刺激與管理學術生產的競爭力,國科會與教育體制因而產生了一套量化評鑑指標(主要是SCI、SSCI論文發表數)。以量化得分對大學、系所與教授進行獎懲。此後,臺灣發表的論文篇數確實逐年提高,甚至已經超過規模跟我們相當的科技先進國家,包括芬蘭、愛爾蘭和以色列。然而代表論文品質的被引用次數卻仍偏低,跟鄰近的菲律賓、泰國和印尼相差無幾。我們要思考,這種一味的追求SCI,會不會讓我們的學術成為西方學術生產下游的代工而已。事實上,有些SCI論文自出版後,根本就無人引用。然而此種評鑑制度,卻造就了一種新的大學學術實踐的心態,影響教授的每日生活。如今教授見面的問候語是:「O教授,請問你現在幾點?」不是因為挑燈夜戰,日夜不分,而是關心對方論文發表依據公式計算出來的點數。
無論主觀上是否有意,上述評鑑制度都已造成以理工思維來評價社會人文的後果。尤其像是護理之於醫學院、人文地理之於理學院,以及社會科學院之於整個大學,因為SSCI論文篇數相對較少,拉低了整體出版數字報表,輕則遭抱怨幾句,重則遭當面羞辱,成為他人眼中的害群之馬。
教授是一個良心志業,當然同時也需要評鑑。但是如果不落實多元標準並行的評鑑制度,繼續重數量輕品質、重理工輕人文、重研究輕教學;如果學術發展缺少了社會關懷(SCI: Social Concern Index),則當今我們所擁抱的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會不會只是西方學界眼中的怪現象(SCI: Stupid Chinese Idea)呢?更令人憂心的其實是,教授因此減少教學投入,而大學生也不自覺習得這種汲汲營營於追求發表數量的心態!讓學術從一種可以獻身的志業,變成一種追求產出的企業。

教師動態 畢恆達 B. 近年相關作品--白痴造句法 把論文變難看了

一、白痴造句法 把論文變難看了 (聯合報,2009.02.28,第A4版)

現在看學生論文的時間,恐怕比讀小說的時間還多。社會科學領域的碩博士論文每篇動輒十幾萬字,平均下來,每學期總要看百萬字以上。暫且先不提這些論文的證據是否足夠、推論是否合乎邏輯、理論是否有深度,本文想單就中文本身的問題提出討論。而這些問題很大一部份是受到閱讀翻譯書籍、網路書寫與收看電視SNG新聞的影響。

首先,學生不太喜歡使用句點。一整段就是一個句子,經常可見。學生的解釋是,這些文字意思上下連貫,沒有辦法斷句。問題是,整篇文章的意思不也都是前後連貫嗎?總不能全文寫成一句。缺少斷句,往往會讓讀者閱讀時,感到氣嚴重不足。

第二個徵候就是,「所」、「關於」、「性」、「和」、「動作」、「的」、「被」等字過於氾濫。「我所能想到的錯誤」、「他所關心的事」,這些「所」都用得「不得其所」,實屬贅字。「關於」應該是受到英文regarding與about的影響,於是把「你知道他的近況嗎」寫成「你知道關於他的近況嗎」。

「性」也是一個「爭議性頗高」(頗受爭議)的字。「性」究竟過於氾濫,還是有其必要,眾說紛紜。可讀性、全國性、綜合性、正確性、趣味性,性確實隨處可見。有人主張性雖有益健康,但不能毫無節制。像是「這是一篇具有學術性的論文」,其實就是「這是一篇學術論文」。

「動作」的使用,則顯然受到電視SNG新聞連線報導的傳染。曾有新聞記者拿著麥克風這樣講:「車禍受到輕傷的患者都已經回家做一個休息的動作了」,令人莫名所以。如果我們說,這名清潔工人已經做了掃地的動作;他究竟是掃了,還是沒掃?

由於英文的形容詞經查英漢字典都翻譯成○○的,導致「的」無所不在。我在論文中看過這樣的句子:「擁擠的都市的交通塑造了乘客緊張的心態」。想想看,如果把綠樹寫成綠色的樹,那「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會變成怎樣的句子?

「被」字的濫用則是中文西化最鮮明的實例。中文雖也有被動式,但主客不像英文那麼清楚。有時文句是被動,意思是主動,如「文章還沒寫完」。像是「選擇一個被認為很重要,但是還沒有被研究的主題」,不就是「選擇一個重要而無人研究的主題」嗎?有的時候「被」是贅字,例如「動作要輕點,以免被教官發現」。有的時候,「被」可以使用其他字眼,如受、遭、經、為、給、讓、任、教來取代。例如「被騙」是「受騙」、「被打」是「挨打」、「被名師指點」是「經名師指點」。

近來小朋友流行白痴造句法,例如「如果」、「說明」的造句分別是「汽水不如果汁好喝」、「爸爸說明天要帶我出去玩」。也有商家故意製造效果,例如「真的好黃牛肉麵」,是真的好,不是真的好黃喔。其實如果不小心,我們的寫作也經常出現類白痴造句,會造成讀者困擾,耽誤閱讀時間。例如「上述文字是應該論文的研究者之邀而作」、「我二點整人在臺北」,其中「應該」、「整人」這些字眼會特別跳出來。這時候,也許可以換個字,加個標點符號,或者改一種寫法。

最好是文章寫完以後,不妨運用現代電腦功能,將「被」、「的」、「性」等字用紅色標示出來,如果出現頻率高,就真的要特別留意了。

教師動態 畢恆達 B. 近年相關作品--文科研究生的論文主題是…

二、文科研究生的論文主題是… (聯合報,2009.08.24,第A4版)

學期即將開始,又有許多研究生要煩惱論文題目的事。近來因為大學不斷擴張,學位論文的數量也同步飛漲。每年提交的博碩士論文從十年前的一萬多篇,迅速增加到五萬多篇。理工醫學的研究生比較可能在入學選定指導教授的同時就已經決定了研究方向,可是人文社會科學的研究生則通常要自己尋找研究的主題,與教授的計畫無關。

找題目,不難,也不簡單。社會瞬息萬變,總是會有新議題;社會總是存在不平等、不公義,等著學術研究來幫忙解決。有了主題之後,最重要的還是如何建構研究對象,與常識斷裂。

我們不妨先從日常生活入手,把熟悉的事物陌生化(也就是不再將之視為理所當然),把陌生的事物熟悉化(也就是對之提出新的理解)。像是有學者提出「有禮貌的不注意」(civil inattention)這個理論概念來解釋電梯間裡的人際互動;有人研究門房,探討門房與房客如何持續互動與協商,讓房客能夠展現其階級秀異,同時門房能夠展現其專業能力;有人透過研究洗衣服這件事,來探討對於整潔要求差距頗大的伴侶會使用何種策略來處理衝突。

社會中也存在許多大眾所感到陌生的現象與族群,像是全職的家庭主夫如何建立相互支持的社會網絡;進入異性戀婚姻體制的同志如何處理其情慾認同;基進女性主義者的先生如何在男性同儕間展現其男子氣概?
生活中不時出現的不對勁感覺,也是研究的好題材。像是相較於西方文化,我們更重視家庭倫理關係,可是為何卻又這麼容易因為政黨認同的顏色不同而鬧得家庭失和?火車站/百貨公司為什麼總是用我們聽不懂的腔調來廣播?女性較男性容易因為家暴而想逃家,可是女性相對貧窮,而街頭與收容所也處處危險,這些女性要往何處去?

閱讀小說也可以給研究帶來莫大的啟發。日本作家小林英樹看到一張梵谷的素描「寢室」(梵谷美術館有出版明信片),直覺是贗品,經過實地訪查、文件蒐集、藝術專業判斷,揭發了梵谷自殺的真相,寫成《梵谷的遺言》。理查三世在英國是人盡皆知的謀殺姪兒的血腥殺手,然而約瑟芬.鐵伊的《時間的女兒》從理查三世的肖像展現的慈祥面容入手,層層抽絲剝繭,推翻了英國四百年的歷史定論。

新的科技、新的價值引領社會不斷出現新的現象,像是八八水災後民間架設的網站作為串連救災資訊的整合平台,何以比政府還有效率?當SCI的論文發表數量成為評鑑的唯一指標時,它如何影響了大學教授的生命價值與研究習慣?跳肚皮舞的中年女性、做瑜伽的年輕男性、紅樓小熊村的熊們,他們已經抵抗社會主流價值、以肉身實踐多時,研究者才企圖理解她們的生命經驗。

然而任何一個學術研究都必須同時回答個人、社會實踐與學術理論的問題,在其間取得平衡。如果缺少與個人生命連結,恐怕研究熱情難以持續;如果與社會脫節,研究會變成象牙塔的囈語;而缺少理論深度,則會流於個人的雜感或評論,無法與既有學術研究進行反思與對話。

教師動態 張聖琳 A. 個人相關資料 B. 個人經歷與近年從事活動

A. 個人相關資料

Shenglin Elijah Chang, Ph.D.
Position: Associate Professor
Primary institutional affiliation:
Graduate Institute of Building and Planning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Taipei, Taiwan
Research Association:
Director, New Ruralsim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enter


B. 個人經歷與近年從事活動

Shenglin Chang received her Ph.D. at UC Berkeley in 2000. She is currently an Associate Professor at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s Graduate Institute of Building and Planning and serves as the Director of the New Ruralism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enter. She was a tenured Associate Professor at University of Maryland before she was invited by the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to return to Taiwan. She also taught at different intuitions in Japan, China, and Costa Rica as a visiting professor and researcher.

Born in Taiwan and living in the Unite States 19 years, she has developed and implemented innovative approaches to public involvement in environmental issues through civic arts, community design participation, and social-political activism. She received the 2004 CELA Award of Recognition for Excellence in Teaching, Research and Service in Landscape Architecture (CELA – Council of Educators in Landscape Architecture), and the 2007 Lily Scholar at University of Maryland. Her book, The Global Silicon Valley Home: Lives and Landscapes within Taiwanese American Trans-Pacific Culture, has been published by the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6).

Dr. Chang’s scholarship focuses on the transformations of Asian and Latino immigrants’ lifestyles and identities in the suburban DC-Maryland region. Her recent essays include: Asian and Latino Immigrants’ Preferences for Walkable Sub-Urban Neighborhoods,” in a theme issue on "Home, Migration and the City." Open House International Vol. 34, No. 3, 2009 “Breaking Silicon Silence” in Challenging the Chip (Temple 2006 in English, 2008 in Chinesem 2009 in Korean), “Home here, Home There” in Landscape Review 9(1) “Seeing Landscape through Cross-cultural Eyes” in Landscape Journal 24-2: 05; and,. She has edited and co-authored two books (translated into Chinese) with Randy Hester: Living Landscape and A Theory for Building Community. Shenglin’s teaching focuses on issues related to landscape and identity across world cultures. With the support from the Freeman Foundation, she established modules and courses in partnership with faculty and students in East Asia, including Taiwan, China, and Japan.

Since 2008, Dr. Chang’s new research and professional agenda is to establish the New Ruralism Research and Develop Center. The Center commits to search for socio-culturally and ecologically sustainable methods to revitalize rural areas, especially focusing on aging issues in the countryside of the East Asian region. Shenglin has studied rural development cases in America, Costa Rica, China and Japan. She will continue this mission and call for the dream of the Asian Rural Renaissance in the 21st Century.

教師動態 王志弘 A. 個人經歷與近年從事活動


回顧過去兩年,疲累多於欣喜,煩惱多過自在;簡言之,是個日趨異化的過程。這個趨向與高等教育的結構性轉化有關,在舊體制中成長的人,在適應過程中,不免跌撞。

前兩年,我在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服務,遇上了引發多方爭議的高等教育評鑑、壓力日增的教師評鑑與升等條件,以及持續改善教學品質的要求。不過,這些多少也是令人反思的機會。在準備各項評鑑所需的表報文件、提出教育目標的論述,以及思考課程設計與教學方法的過程中,其實是對於既有教育場域的深刻檢討。當然,為了平順過關,也有不少是表面功夫,多過實質的改善。我自己在這個趨勢下,則是針對世新社會發展研究所的核心課程設計,提出了不少興革事項,也藉此引發學生對學習情境的覺察,設立了每學期舉辦「全所大會」(教師、職員和學生,以及畢業生都能參加,討論比較根本的議題,並凝聚共識)的機制,以補例行所務會議的不足。

在近兩年的討論和推動過程裡,碰觸了許多課題,有些能與城鄉所的情況相互參照。例如,理論思辨、經驗研究和社會實踐如何有更好的關聯,或者說,知識學習和學位論文寫作的要求,與透過實習課(到NGO組織學習)所欲開展的社會實踐動能,兩者如何協調;以及,在學生極度忙碌(忙著打工賺學費和全職工作)且基礎不足(許多人是專科畢業,九成學生不具有社會科學背景)的情況下,如何調整課程以利學生順利學習、及早畢業(不要拖到四五年,最好能三年內畢業)。這些調整過程曲折複雜,意見不一,也不適合在此一一道來。不過,幾個已經展開的實驗,或許對於城鄉所有些參考價值。

首先,也許有點類似過去(也許現在還有,我不知道)給城鄉所非專業背景新生修讀的,暑期初等環境設計課程,我提議了一個「暑期基礎能力訓練班」。這個免費課程,是讓社發所新生可以利用入學前的暑假,讀一些簡單的社會學概論,接觸學習技巧、批判思考的方法,以及很基本的基礎認識論,藉此讓大家熱身,開始適應研究生的學習方式。其次,新開設一門研二上學期的必修課「論文寫作」,希望藉此課程來提醒學生開始構思論文,並產出初步的論文計劃書,商定指導教授。換言之,就是研二上學期就必須面對學位論文,不能拖到三年級之後。

這些做法是否真有效果,當然還有待檢驗。不過,整個討論過程,確實引起了師生對於改善學習和教學策略的關注。除了社發所的課程改革,另一件耗費精力的事情,是我有點無奈的接了文化研究學會的理事長,使得我必須把不少時間心神投注其中,明年初就要辦研討會了,準備事宜還沒齊全,很傷腦筋;連帶的,我的助理也無法專心執行研究案,得去處理不親身接觸就無法想像怎麼會不斷冒出來的各種雜務。於是,雖然我有心想要把研究做得像樣一點(近年來,不知道是否因為評鑑壓力增加、投稿者眾,還是大家的眼界提高了,國內一級期刊的審查日趨嚴格),但依然是以急就章的方式,生產著各種論文。

這些論文,比較多是有關東南亞移民和移工在台灣的城市裡聚集形成的消費空間或族裔地景的研究,或者,用學術一點的概念來說,是探討「族裔化地方」或「族裔領域化」的形構與機制。我的討論分為兩個尺度,一個尺度是族裔地景(往往是幾個街區或一條路段的範圍),另一個尺度是店家(以族裔風味餐廳為主)。除了從經驗上分析這些地方的構成,在理論和實踐方面,這些研究其實是在對應「城市裡的多元文化主義」、「文化公民權」、「族裔劃界」,以及「文化產業」或「象徵經濟」這類我統歸於「文化治理」場域的概念,也涉及了中下階層群體於都市謀生的「族裔經濟」策略。

已經發表的相關論文如下:

王志弘,2006.03,〈移∕置認同與空間政治:桃園火車站週邊消費族裔地景研究〉,《台灣社會研究季刊》61: 149-203。
王志弘,2008.01,〈族裔–文化經濟、謀生策略與認同協商:台北都會區東南亞風味餐飲店個案研究〉,《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報》39: 1-44。
王志弘、沈孟穎,2009.03,〈疆域化、縫隙介面與跨國空間:台北市安康市場「越南街」族裔化地方研究〉,《台灣社會研究季刊》73: 119-166。
王志弘、沈孟穎、林純秀,2009.04,〈族裔公共空間的劃界政治:台北都會區外圍東南亞消費地景分析〉,《台灣東南亞學刊》6(1): 3-48。
王志弘、沈孟穎,2009.10,〈東南亞飲食再現策略:異國時尚、多元文化與己異化認同〉,《台灣東南亞學刊》6(2): 3-45。

不過,現在我已經不想做這個議題,因為遇上了瓶頸(語言障礙,以及,在田野裡訪談真的很累),也覺得一時找不到什麼新切入點,難有新意。所以,做了三四年的東南亞族裔地景研究,要告一段落了。接下來,我得發展文化產業的分析,希望能跟文化政治,以及我試圖繼續發展的文化治理概念有些連結。簡言之,就是要看看,在那種力圖振興地方、推動城市競力,以及企業管理或產業研究取向的文創產業討論之外,能夠做出什麼比較批判性的研究。首先,我鎖定實際的文創工作者,像是設計師,考察他們的實際工作和生活,價值立場,以及他們跟城市或地方的關係。換言之,不是從產業或地方發展的問題意識出發,而是從勞動過程與剝削、日常生活紋理,以及社會和環境正義等角度,來評估文創產業。

除了這些看起來有點系統性的研究,我還有其他有點奇怪(尤其是獸醫師),突然想到要做的研究,就弄假成真,陸續出版了,也列出來給大家參考:

王志弘、朱政騏,2007.03,〈風險地理、恐懼地景與病理化他者:台灣SARS治理之空間∕權力分析〉,《中國地理學會會刊》38: 23-43。
吳品賢、王志弘,2007.12,〈反身性的道德計劃?有機食品消費之銷售組織場域與引導理念〉,《台灣社會研究季刊》68: 119-176。
王志弘,2009.04,〈多重的辯證:列斐伏爾空間生產概念三元組演繹與引申〉,《地理學報》55: 1-24。
王志弘、曾亞雯,2009.09,〈獸醫師的專業主義與倫理內涵:一個動物權利角度的探討〉,《思與言》47(3): 1-49。

另一些還沒有出版(審查中),但已在研討會或工作坊發表的新研究有:

王志弘,2009.03,〈地方:認識與實踐的多樣化〉,第四屆全國地方文史エ作者研討會「社區營造與地方文化發展新趨勢」,台灣研究基金會,暨南國際大學,3月6日。
王志弘,2009.04, “Prosthetic mobility in an accelerating society: lessons from moving experiences of the persons with physical disability”, presented at the Mobility, Place and Modernity: The work shop for Prof. Tim Cresswell’s visit to Taiwan,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4月22日。
王志弘,2009.10,〈文化治理:一個城市研究概念的探討〉,第一屆城市學研究學術研討會「城市學視角下的縣市整併與再生」,高雄市立空中大學,10月18日。

當然,不能忘記花了我非常多時間的翻譯。過去兩年出版了不少先前的成果,今年的暑期到開學之後,則是極為痛苦的完成了Harvey的Spaces of Capital譯稿,目前由國立編譯館審查中,希望沒有太多要修改的地方。近兩年出版的翻譯,列在下面:

王志弘、徐苔玲譯,2007.11,《遇見都市:理論與經驗》,台北:群學。(原著:Simon Parker, Urban Theory and the Urban Experience: Encountering the City)
王志弘、王玥民、徐苔玲譯,2008.08,《新帝國主義》,台北:群學。(原著:David Harvey, The New Imperialism)
王志弘譯,2008.12,《新自由主義化的空間:邁向不均地理發展理論》,台北:群學。(原著:David Harvey, Spaces of Neoliberalization)
王志弘譯,2009.05,《城市世界》,台北:群學。(原著︰Doreen Massey et al., City Worlds)
王志弘譯,2009.05,《騷動的城市:移動∕定著》,台北:群學。(原著︰John Allen et al., Unsettling Cities)
王志弘譯,2009.05,《無法統馭的城市?秩序∕失序》,台北:群學。(原著︰Steve Pile et al., Unruly Cities?)

以上,就是我過去兩年所做的,比較不有趣的事情(翻譯的部分,則是帶點自虐的快感)。我衷心企盼,我的生活會有趣一點,自在一點。不過,來到城鄉所服務,這樣的夢想應該很難實現了。

教師動態 黃麗玲 A. 個人經歷與近年從事活動



我在2002年夏天取得了台大城鄉所的博士學位。之後在銘傳大學建築系,以及媒體空間設計研究所任教,教授包括「全球化與城市發展」、「建築理論」、「規劃與設計理論」等課程。2007年秋季,我回到母校,台大城鄉所任教。在城鄉所已開設課程則包括「規劃與設計理論」、「環境規劃實習」、「亞洲城市的全球化」、「社區營造:理論、實踐與評論」、「全球化、都市性與日常生活」「宜居城市研究」等。我的研究興趣主要可以歸類為:「社區規劃」、「都市政策」、「全球化與都市區域發展」等。而過去幾年主要的研究方向則大致區分為以下三類,

一、 我長期致力的研究主題是台灣的都市區域空間之分析、以及市民社會動員對於都市發展的影響。首先,我關注台北市都市與區域形式變遷,研究興趣包括台北市從殖民時期以來的都市化過程,以及在晚進全球化影響下,台北鉅型都會區的崛起以及區域內的空間分工。然而,相較於這些巨觀的空間政治經濟學的分析,我更關心市民社會在這樣的空間變遷下所扮演的角色。例如,我曾對一九九0年台北市的參與式規劃的興起脈絡,進行了研究。另外,我也曾發表對青田街的居民保存與都市宜居性為主題的論文。

二、 近三年,我開始嘗試另一研究取向:全球化與都市移民的課題,並作了相關論文發表。我考察了婚姻移民以及移工在台灣的狀況,特別是台灣在經濟與人口轉型的全球化過程中,如何與東南亞、中國的移民網絡相連結。我關注的是這個連結中的封閉的國族國家與公民權的課題,以及移民與移工如何有接近城市公共空間的權利,也就是去探問全球城市如何能夠是一個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共享公民權的寰宇城市(cosmopolis)。

三、 我最新兩年的研究興趣則延伸到其他亞洲城市的都市變遷以及市民社會的反應。目前幾年先以越南的城市化為觀察對象。已發表的成果包括越南胡志明市新市區的研究,正在進行中的國科會研究計畫則包括了河內新市區的擴張,以及河內的公共空間私有化等主題。

另外,去年三月,在城鄉所,我向所上申請並經由所務會議通過而成立了「全球化城市研究中心」。不稱為「全球城市」,而以「全球化城市」命名,意味著我認為大多數的城市,不管是以積極或帶有排拒的方式,均已身涉全球化過程中。而為了要與「全球城市」範型下所引起的排行榜效應作區分,「全球化城市」的研究應著重在城市以何種方式回應全球化,而非以一種普遍性的模型來檢視城市發展的軌跡。同時我認為,就如同在地化與全球化是一種關連反應,反全球化的行動本身往往也是全球化的一種表徵。

教師動態 陳良治 A. 個人經歷與近年從事活動

回台灣才二年多,我仍是學術圈新人並正在努力學習當中,在這篇短文中,就向大家簡單介紹我的背景及回台後的工作及研究內容。

在大學及研究所接受了六年的都市規劃教育,退伍後,我進入中央的公部門規劃單位服務。在這段期間,我參與了一些台灣重要的空間規劃及政策擬訂案件(如新竹科學園區計畫檢討、高鐵特定區計畫、國土計畫法等),也隨著實務經驗增加,我逐漸意識到規劃專業在台灣這個政治經濟環境下發展的困境,並產生強烈的無力感。而此無力感極大部分來自於個人的專業素養並不足以理解近來政治及經濟與空間發展互動關係的劇烈變化,進而給適切的政策及規劃應變。由於身為公部門規劃師多年累積的挫折經驗,我開始有進修博士學位轉入學術界的想法。於是在2002年,我決定中止七年的公職生涯赴美攻讀博士。基於個人的背景及研究興趣,我進入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Berkeley)都市及區域規劃學系(Department of City and Regional Planning),並主要進行區域經濟發展(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方面領域的研究。

我在2007年底取得博士學位返台後,即進入位於中研院經濟研究所內的國科會社會科學中心從事博士後研究,並從2008年8月開始應聘至國立台北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擔任助理教授。在北大都研任教期間,我教授的課程分為二大部分。除了個人的研究專長部分,如都市及區域經濟發展及新興工業化國家產業升級外,我也負責了北大都研所二門都市計畫方面的基礎課程:規劃理論及都市計畫法規。在這二門課,除了協助學生建立對規劃的基本認識,我花了較多時間在與學生討論規劃在實務可能面臨的困境(dilemma),並嘗試一同思索在此情境下規劃師該如何自處並發揮所長。只是最後發現,我們談了比較多規劃或規劃師的困境,至於該怎麼改善,似乎較欠缺具體或有效的建議(我也因此還滿擔心學生修完這些課之後就都想轉行了)。

2009年8月開始,我離開台北大學來到了台大城鄉所任教。在教學部分,除了延續關於區域經濟發展的課程外,我也參與了研一實習的授課。這個部份,對我個人來說則是極大的挑戰。雖然帶實習課對我來說一點也不陌生,但對城鄉所實習課之真實案例及參與式設計(規劃)的實際操作方式,我仍有許多不熟悉也還在努力儘快進入狀況。另外,關於城鄉所強調的所謂”專業通才”教育,我必須承認,這是另外一個我可能需要再花時間去暸解的理念。不論如何,城鄉所似乎在走一條極為獨特的建築及規劃人才的教育訓練之路,我希望能幫上忙。

談完我的教學經驗,接著是關於我的研究。我的研究領域主要在區域經濟發展,目前更著重在探討新興工業化(newly industrializing countries)國家(特別是台灣)中低科技業(low- and medium-technology industries)的產業發展及升級。我的博士論文選定了台灣的工具機產業為研究對象,藉著探討台灣工具機產業的發展,瞭解新興工業化國家產業升級過程背後的影響因素及機制。在此一論文研究中,我主要透過產業群聚(industrial cluster)、技術學習及國家角色等三個面向,解釋台灣的工具機產業如何從後進者(latecomer)晉升至目前全球工具機產業中極具競爭力的地位,並能持續朝向由先進國家如日本、德國、美國等所掌控的技術及市場前沿(technology and market frontiers)前進。而這些研究成果已陸續發表在Research Policy (2009)、Geojournal (forthcoming)等著名的國際期刊上。

從今年(2009)8月開始,我得到了國科會計畫二年的經費補助,讓我得以延伸我的博士論文研究,繼續從事我對台灣工具機產業發展及升級的探討。在這個研究案中,我將探討台灣工具機產業群聚所發生在群聚內、群聚間及群聚外之在地再鑲嵌(加強在台投資)、跨群聚連結(與台灣其他高科技產業群聚的互動)及跨界移殖(在中國建構生產系統)等三個現象。我期待這個研究成果能有助我們對產業群聚發展的暸解,尤其是在面臨競爭環境快速變遷的情勢下,開發中國家的產業群聚及其成員如何因應以維持及升級其競爭力,以及產業群聚演化的過程。

除了對工具機產業群聚的研究外,我也開始拓展我的產業關注面向至其他中低科技業。例如,我目前正和一群澳洲及歐洲的學者合作出版一本以中低科技業的技術移轉及散佈為主題的書藉(預計明年出版)。我們想強調的是,當全世界都將眼光放在所謂的高科技業,如IT或Bio-tech,並視其為國家及區域發展的唯一重要產業,同時並把高科技業的發展模式套用在所有產業上,這樣的思考及作法是有問題的。因為每種產業都有其在人類生活改善上的重要意義,且各有其獨特的技術根基、演化途徑及發展的制度環境。只是,我們對這些中低科技業的暸解著實有限。我在這本書的文章即以台灣為例,討論為什麼東亞後進國家的高科技業能在短期內趕上先進國,但在中低科技部門則顯得較為吃力。我同時也分析了台灣的中低科技產業幾種取得先進技術的各種管道,而其中有許多是與較為人熟知的高科技業極為不同的。

對以上課程及研究內容有興趣的同學,歡迎來找我討論。

早期臺灣與中國世博會場館建築形式 淩宗魁

2010年的上海世博與臺北花博,探討的是未來人類要共同面臨的價值選擇。全球化的今日,國族界線模糊,諸如生態、環保、能源使用等世界性的議題,各國難以置身事外,博覽會的意義在於透過展示,達到技術、觀念的協調與交換。但十九世紀博覽會的初衷,即是在資訊不發達的條件下,各國塑造自身形象以宣揚國力、爭取商機。當時各大文明體系才剛開始突破貿易商品、文學藝術所建構的異文化想像,透過各國自身直接的「自我介紹」認識彼此,進而產生文化的衝擊激盪。方寸之間的臨時性展覽場館不但代表文明水平、工藝技術等國家形象,以及促進商機的溝通平臺,甚至可以大膽的說,博覽會對於促進民族國家意識的認同、帝國主義論述的建構,及至二戰後的民族自決風潮都有影響。在這段期間的臺灣與中國,分屬於兩個不同的參展單位,一個是保有漢民族與原住民文化特色,為日本所殖民的文化附屬地,另一個則是在列強環伺,內外交逼下努力尋求世界定位的古老文明。以下從場館建築形式為觀察對象,將此二例做一歷史回顧,並探討其對歐洲理解東方文化的影響力。

時間拉回1903年,於大阪舉辦的「第五回內國勸業博覽會」,儘管只是對國內宣傳的性質,但甫簽訂的辛丑條約讓日本正籠罩在擠身歐美列強之林的勝利氣氛,於是政府仿效世界潮流,以西洋的新古典主義為基調打造場館風貌。臺灣總督府身為日本第一個殖民地的代言單位,為了平息國內對於接收此地的疑慮,自然傾全力展現治理八年的成果,在場館的配置和設計下足功夫。全區配置方面,代表日本於明治維新後邁向先進國家的工業、機械、交通館位於整個場地的核心,而臺灣館則是位於參觀動線的終點,也是壓軸大戲所在(呂紹理,2005),這樣的安排並非只顯現在地圖位置上,也被明確寫在官方導覽的手冊上。


圖(1.2.)1903年大阪第五回內國勸業博覽會展場鳥瞰與平面配置

圖(3.4.)1903年大阪第五回內國勸業博覽會正門廣場與中央大道


值得注意的是,臺灣館的展館建築,相較於整個博覽會新古典主義的氛圍顯得非常特出。總督府採取的策略,並非展示臺灣已經過母國八年的文明開化,一同走向先進西化路程的樣貌,反而大量複製臺灣固有漢民族風格特色的建築,強調殖民地自身的特有文化,在一片西洋歷史主義的場館中別具風格,此種逆向操作的心態值得玩味。整個臺灣館的佔地為十六萬餘坪,是場內僅次於工業館的第二大展館,混合著傳統城池和合院的封閉空間,門樓外有象徵功名的旗桿座和兩座蹲踞的石獅(到了這裡當然也僅剩異國風情的裝飾作用)。進入門樓,則有陳列所與臺灣特有的騎樓廊道,館內東側為臺南劉氏宗祠「篤慶堂」,北側為喫茶店,賣店和料理店等三項商業設施,合院的中庭則是一座由臺北布政使司衙門拆來重組的戲臺「舞樂堂」,西北角假山上的「雨傘亭」,乃拆自新竹仕紳鄭用錫北郭園,並且種滿臺灣特有植物,僱請臺灣少女為接待。這樣純然複製臺灣空間意象的氛圍塑造,使臺灣館產品銷售獲得莫大的成功,包含明治天皇的皇室成員,皆至此參觀達一個多小時,並購買數十箱烏龍茶、大甲蓆等臺灣名產。誠如1935年曾來臺建造始政四十週年博覽會場館的匠師中川童二所言:「大阪博覽會的主題館全為清一色白色洋式或和洋折衷的建築,沒有特色。反觀臺灣中國華南式燕尾飛翹的屋脊配以紅白青黃四色磚牆,顯得格外耀眼奪目。」(呂紹理,2005)


圖(5.6.)1903年大阪第五回內國勸業博覽會臺灣館正門與篤慶堂


圖(7.8.)1903年大阪第五回內國勸業博覽會喫茶料亭與舞樂堂


雖然也有人類學者伊能嘉矩(1867-1925),認為這樣的安排太過表面,批評篤慶堂原為祠堂,並非真實的住宅,非但不能代表臺灣一般家屋的典型,參觀者更只注意到穿著漢服的女侍和鮮豔的建築裝飾,無助於改變日本人認為臺灣充滿土匪和生番的落後印象,實為設計上的一大敗筆。但是總督府顯然很滿意這樣的商業效果,在往後的各種博覽會持續以複製臺灣意象的行銷方式擷取關注殖民政績的目光,如1907年的東京勸業博覽會及1910至英國參展的日英博覽會,皆以朱紅華麗的漢人傳統建築強調臺灣身為殖民地的特殊存在。在日英博覽會舉行的同時,日本國內也有兩項中等規模,以促進經濟發展為主軸的「共進會」。其中在名古屋舉辦的「關西府縣聯合共進會」,在臺灣日日新報上的報導,就形容臺灣館在一片「白螢圓頭」的西式建築中加入了「紅桂丹花」,實為「共進會第一樓」。


分析這樣的運用,大概可以推測出以下心態:日本模仿歐美西洋歷史樣式的出發點,是將「西化」與「現代化」置於同一位置上的考量所採取的決定,如同1893年美國芝加哥舉辦的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四百週年紀念博覽會,主要場館採取純然的新古典主義,歷史樣式代表自希臘羅馬以來恆久不變的美感標準,也是新大陸繼承古典文明正溯的自我認同展現。而博覽會之所以為「博」,除了主辦國家展現使用新古典主義的工業科技等文明成果的主題場館之外,其他重要配角則是遠近四鄰的共襄盛舉,以各國特色風情襯托泱泱大國的有容乃大。白色的主題館,如工業、交通、電力等源於前一種「進化」的思維,而鮮豔的臺灣館則屬於後者--也就是為帝國繁盛錦上添花的「異國風土民情」了。由於臺灣相對於已經開化的日本,尚屬還需帝國幫助與指導才得以徹底完善利用豐富資源的落後地區,故以其原始風貌展示,則更加強調日本統治與開發殖民地的迫切性及合法性。就此觀點而言,臺灣館在建築外型上的「原汁原味」,甚至是原物件拆遷重組,也強調了象徵文明進化、潔白無瑕的歐洲歷史主義,與尚未開化、野蠻鮮豔的中國元素之對比。在世界潮流的社會達爾文主義與日本國內福澤諭吉(1835-1901)的脫亞論盛行的時代,這般運用也就如同美國將印地安原住民、黑奴與愛斯基摩人,以及日本將北海道原住民愛奴人與臺灣原住民活生生的搬至博覽會場展示其日常生活而不足為奇了。


圖(9)1907東京勸業博覽會宛如海上龍宮的朱紅臺灣館
圖(10)1910倫敦日英博覽會形象扁平的臺灣館牌坊 (右前方為在展期間遭日本合併為領土的朝鮮統監府館)


1904年至美國聖路易參展的萬國博覽會是個特殊案例,臺灣展區空間規劃的負責人田島穧造雖時任臺灣總督府營繕課長,但卻以日本建築形式包裝殖民地的展示內容。該次參展的一項重要目的,是在日俄戰爭開戰前,向西方列強爭取支持日本發動戰爭的正當性(伊藤真實子,1996)。該戰役起因於列強在滿州利益分配問題的糾紛,其時距離日本提出大東亞共榮圈的宣言還有三十餘年,但是維新導師吉田松陰(1830-1859)在其著作《幽室文庫》中「墾蝦夷,收琉球,取朝鮮,拉滿洲,壓支那,臨印度,以張進取之勢,以固退守之基,遂神功之所未遂,果豐國之所未果也。收滿洲逼俄國,併朝鮮窺清國,取南洲襲印度。宜擇三者之中易為者而先為之。此乃天下萬世,代代相承之大業矣。」的主張,已成為明治政府的外擴方針,日本銳意經營亞洲,成為共主的企圖相當明顯。

因此1904年的世博,日本當局對臺灣的參展方針是「展示本島富源並求重要產物販路擴張」,特別挑選茶葉、木材、苧麻、樟腦等歐美會有興趣的物產資源及其科學化的圖表報告(農商務省,1905),強調臺灣的「富源」因為經過有效的治理開發才得以呈現。博覽會中農業宮臺灣陳列區裡以樟木為材製成的玻璃展示櫃,採取的是日本天臺宗佛塔中最神聖的三重塔(宮崎興二,2007),顯示具有宗教神聖性的象徵符號,已與「販路擴張」如此明顯的商業目標結合,成為符合歐美印象的東方符碼。而採取仿京都金閣寺這樣具有日本國族符號意義的形式,其將臺灣物資納入日本精神象徵的用意不言可喻。而除了物產展示,臺灣館尚有喫茶店的服務等休憩功能,並將其放置在遊人必經的入口處,也暗示了殖民地做為母國身心安養所在的意義。

                                   
註 :伊藤真實子(2003)一九O四年萬國博覽會日露戰時外交。史學雜誌,第112卷第9號。(轉引自呂紹理,《展示臺灣》,頁153。臺北:麥田。)
農商務省(1905)聖路易萬國大博覽會本邦參同事業報告。(轉引自呂紹理,前揭書,頁153。臺北:麥田。)



圖(11.12.)1904聖路易世博會臺灣館陳列區與臺灣館喫茶店


再來看看中國的情形。博覽會起於西方,長久以來中國身為一個參展者,在國外呈現過的「他者印象」非常豐富,西方人透過博覽會場館得以建構有別於攝影、版畫等媒介以及承載這些圖像的明信片和畫冊,對中國具體且立體的想像。在二十世紀二零年代裝飾藝術風格(Art Deco)流行時,西方設計師欲於創作中融入代表異國風情的造型元素,歷次博覽會的中國館印象起了很大的作用。做為一個獨立主權的東方國家政府,清政府比起被殖民時期臺灣的附屬地位具備了更多的文化解釋自主權,雖然清末國勢衰微,並且在許多場次的博覽會中,中國館並非由清廷官方主辦而是外包給洋商承辦,但精美展品和奇異的展場建築,並未稍減中國呈現東方神秘元素令人好奇的文化象徵地位。


自1851年的第一屆倫敦世博以來,中國就有主動在世界舞臺上呈現自身形象的機會。由於洋務運動、官派留學生刺激的資本主義發展,及在經濟和工業建設等各方面的近代化推動官方參加博覽會的熱情(仝冰雪,2009),1867年的巴黎世博,中國的參展流程已經相當具有系統化與一定規模。在一幅描述這次博覽會的中國舞臺表演版畫,西方觀眾聚精會神的看著臺上的走單索雜技表演,參觀這次博覽會的近代思想家王韜(1828-1897)如此記載當時的景象:「有粵人攜優伶一班至,旗幟鮮明,冠服華麗,登臺演劇,觀者神移,日贏金錢無算。」精緻的木構臨時戲臺也提供了一個片面理解中國建築的形象切片。1876年的費城世博首創獨立展區,各區設在一大跨距構造展場中。代表著絲製品、茶葉、瓷器、藤竹器具等中國商品形象的是掛著「大清國」匾額的清式牌坊,往後在世界各地的唐人街,都可以見到這樣的牌坊矗立路口代表華人街區意象。


圖(13)1867年巴黎世博會中國劇院 圖(14)1876年費城世博會中國館區


1878年的巴黎世博,彼時中國已有第一任駐英法公使郭嵩燾(1818-1891),在由他所率領的代表團籌備之下,此次中國館的規模更大。駐外參贊黎庶昌(1837-1897)在《巴黎大會紀略》一文中描述中國館的情況:「東向,左右兩轅門,飛簷。正廳三間,陳設螺鈿幾榻。院中央一小亭,兩廂十二門,為售貨所,售瓷器、茶葉、古銅器、雕刻、象牙摺扇獨多。會畢後,中國以此房贈伯理璽天德(法國第三共和第二任總統派特裡斯‧麥克馬洪, 1808-1893),移建布窪得不朗囿內。」(仝冰雪,2009)可見規模之大超越以往。此次參展並且還有一項創新的發明,就是展場規畫者將重簷盝頂這項建築元素,用以作為玻璃展示櫃的封頂,此一類似漢代明器的造型,早於1904年聖路易博覽會的臺灣區三重塔展示櫃,將中國建築造型商業形象化使用。


圖(15.16.)1878年巴黎世博會中國館庭院與室內展區

1893年的芝加哥博覽會,在總規劃師伯漢強大的執行力下被打造為一座以新古典主義為主調的「白色之城」,以檐口高度和外牆顏色等條件的配合下,在比例、尺度和視覺上盡可能維持整體會場風格的和諧統一。當時的中國館設計,由一位來自廣州的中國建築師王基(音譯)擔當監造,他在家鄉時是位蓋寺廟的匠師,像那時許多中國人一樣,他來到加州尋找工作機會,後來生意很成功,還在美國成家。觀察中國館區中的中國戲院,乍看雖然神似大雁塔的七層寶塔形狀,但細看會發現塔樓空心,僅具有地標性質的裝飾功能,量體安排也近似於西班牙式的天主教堂,只是把鐘塔換成了中國的寶塔,而從另一個角度觀看,身為門面的雙塔後方空無一物,隔了一段距離才有東南亞風格屋頂的棚架覆蓋戲臺,雙塔與其說是門面,牌坊的穿透與空間界定性格還更強烈,此點也很符合裝飾藝術「裝飾」的本質,可說是早期中國建築師對於文化融合實驗的應變手段,或許在某種程度也透露了華僑圓融的生存態度。1889年的巴黎世博是艾菲爾鐵塔落成的那年,但是中國館資料較少,場館也不若前幾屆盛大華麗,與日本館和阿拉伯館的入口皆以簡易材質搭建、造型相當平版的立面並排,但展場的條件限制使以往從未將「立面」作為獨立思考對象的中國建築朝向此方向嘗試。



圖(17.18.19.)芝加哥世博會中國劇院
Nuestra Senora de la Purisima Concepcion de Acuna, Texas , 1716 大雁塔, 648


圖(20.21.)芝加哥世博會中國劇院 巴黎世博會中國館


1900年的大清已是風雨飄搖,四月才參加了在巴黎開幕的世博會,宣傳單上還印著慈禧太后威嚴的肖像,八月八國聯軍就攻入北京城,慈禧與光緒皇帝狼狽出逃至西安。中國館是一棟量體非常密實,類似日本城堡的閣樓式建築,許多語彙的組合都在以往的中國建築不曾出現過,如突出一樓石造臺基,環繞二樓的出挑外廊、合院的中庭安排在三樓等,或許在歷次與各國文化的頻繁接觸後,也激發了中國設計師對於傳統建築元素更多元的組合模式想像。除此之外,當年的主題是「世紀回顧」,主辦單位法國因順應十九世紀風靡歐洲的中國風,另外聘請華工建造一座「中國宮」。建築平面是中國建築不會出現的橢圓型,四柱牌坊與立面結合的做法非常特別,而建築內部則是完全典型的巴洛克式宮廷,此作亦可當作十九世紀西洋對中國理解程度的一個代表,即增添熱鬧與情趣的裝飾爾。1904年的聖路易博覽會,清廷派遣溥倫貝勒(1869-1925)率團參加,溥倫屬於朝中的溫和改革派,及後雖籌組資政院,任慶親王內閣農工商大臣,但政治性格相對於立憲派更為保守。聖路易博覽會的中國館基本上就是其在北京王府的複製品,這也是中國建築實體,在清朝相當難得的在異域完整重現的案例。照片中可以看到迴廊和雀替等細節,作法雖非完全符合營造則例,也顯得相當精細。


圖(22.23.)巴黎世博會中國宮


圖(24.25.)巴黎世博會中國館與聖路易博覽會中國館

1909年的阿拉斯加育空博覽會則非由官方派展,而是由當地華僑出資興建場館,特別的是,雖然仍是東方建築造型的場館,各項特徵卻比較接近日本建築。包括歇山頂側面朝向正面,並成為整體立面主要表情的配置,類似日本的春日造神社;以及中央高、兩邊低的ABA式安排,相似於宇治的平等院鳳凰堂等,但其實更像是西洋古典建築的立面概念。而大清帝國在博覽會的最後身影,1910年布魯塞爾博覽會的中國館,從西洋宮廷的平面到趣味性質模仿的立面,則完全是延續十七世紀以來,歐洲宮殿流行的浪漫主義擬東方風情庭園風格(馮江、劉虹,2008),從各處細節皆可斷定為西方建築師之作。如開口高起的唐破風式處理,與當心間崁入西式山牆的做法,皆為歐洲建築師混淆中日文化以及添加自身習慣的常見手法(賴德霖,2009)。而東方特有的凹曲屋頂,在洋人的解讀下,則以包覆桁架的波浪狀銅皮表現,達到一種概念上的形似,此手法在波茨坦的忘憂宮茶室(Sanssouci, Chinesisches Haus, 1738)、聖彼得堡的亞歷山大公園中國村
(St. Petersburg Alexander Park, Chinese Village)或者斯德哥爾摩的卓寧霍姆宮(Drottningholms slot, Kina slott, 1753)皆可見得。



圖(26)1909年阿拉斯加育空世博會   圖(27)1910年布魯塞爾世博會中國館



圖(28)1893年芝加哥世博會日本館「鳳宮」
圖(29)斯德哥爾摩卓寧霍姆宮中國館(Drottningholms slott, Kina slot, Chinese Pavilion, 1753)


圖(30.31.)Sanssouci, Chinesisches Haus Alexander Park, Chinese Village


綜觀以上兩例,臺灣身為殖民地,在國內博覽會的角色,相對於強調工業、科技進步為主軸的日本本國場館,被當作農業陳列或喫茶店,並由年輕貌美著漢服的女侍販賣茶點,象徵的是一種資源提供的角色,同時具有溫柔服從的特質,提供「大日本男人」背後「支持的力量」與「休憩的港灣」,藉以吸引更多的日商投資與日人移民。反映在場館建築的形式,則在一片新古典主義的風潮中以漢民族傳統文化呈現;而與日本一同參加世界博覽會,則安排原住民至場館中表演原始的採集漁獵生活型態,旨在突顯殖民地未經教化前的野蠻原貌,推論其必須接受殖民與治理之必要,但代表東方精緻文化正統的角色則交由日本本國來扮演,如日英博覽會的金閣寺。其中芝加哥博覽會中日本館仿鳳凰堂的「鳳宮」精巧的木構造,就讓當時還在沙利文(Louis Henri Sullivan, 1856-1924)事務所當學徒的少年萊特(Frank Lloyd Wright, 1867-1959)深深著迷(Larson, 2007),對其未來帶有濃厚日式風格的作品有極大影響。總之,臺灣館的一切的形象皆為襯托殖民母國,頗有身不由己之感,卻也陰錯陽差的在當時一片歷史主義風潮的博覽會場,時常保持文化的自明性。


至於中國,走出天朝的中心思維,進入西方遊戲規則,從局勢、心態到行動皆為曾紀澤(1839-1890)所形容的「五千年未有之大創局」。西方場館的展出特性或者腹地的侷促性,促成中國館的設計者要思考如何在有限的環境表現出具有民族特色,又能符合西方價值觀,吸引異國遊客目光的作品,此挑戰不下於今日欲進軍好萊塢的東方電影導演。這使得原本具有整體性特質的中國建築要以片面化的形象呈現,如裝飾性的立面或者牌坊。比起後來接受西方建築教育的營造學社,以文藝復興「立面」的觀念來解讀在「剖面」才具有意義的東方建築架構(趙辰,2007)還早了數十年。但其有別於西方的建築特性,就是在於博覽會展館的臨時性,正好符合東方木構建築具有輪迴生命週期的特質,而不若西方在短時間內要建造出石造建築的永恆質感,則必須以鋼骨為架構,外包木版塑形,再覆以纖維灰漿,最後噴上「普通鉛白油漆」以達仿石材效果(Larson, 2007)。東方木構建築容易拆組的特性,也使得需要飄洋過海做為國家形象承載的場館,無論在搬遷、複製、重組都較為便利,甚至可被拿來當作外交禮物異地重建,可說是近代預鑄工法及有機建築的先驅。


                                   
圖片出處
圖1.2.18.19.22.23.29.30.31網路資料
圖3-10呂紹理(2005),展示臺灣,臺北:麥田。
圖11-17. 21.24-27.仝冰雪(2009),世博會中國留影,武漢:湖北教育。
圖20.Lowe, D. (1975). Lost Chicago. New Jersey: Wings Books.
圖28 Stewart, D. B. (1987). The Making of a Modern Japanese Architecture-1868 to thePresent. NY: Kodansha.

參考資料
仝冰雪(2009)世博會中國留影。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
呂紹理(2005)展示臺灣:權力、空間與殖民統治的形象表述。臺北:麥田。
馮江、劉虹(2008)中國建築文化之西漸。武漢:湖北教育。
趙辰(2007)"立面"的誤會—建築‧理論‧歷史。北京:三聯。
賴德霖(2009)解讀建築。北京:中國水利水電。
宮崎興二(2007)形的解謎-解讀日本。黃友玫譯。臺北:漫遊者。
Larson, E. (2007). 白城魔鬼:奇蹟與謀殺交織的博覽會。劉永毅譯。臺北:漫遊者。
  

桂林魯家村:地方智慧及專業者參與的經驗 (一)劉育珊、古燕秋、陳慧蓉、涂振源、廖宜霈

一、速描魯家村

(一) 歷史簡述


魯家村位於今桂林市秀峰區,相傳魯家村的祖先在明末清初 時由江西逃難到桂林,在市周邊流浪,最後因觀察到桃花江流域中有一塊較高的土地不易受水患侵擾,因此擇定此地定居,正是魯家村的現居位址。村民稱祖先定居的那塊為「荷葉地」,至今已傳十三、四代,約有兩三百年的歷史,也因為這塊特殊的「荷葉地」使魯家村成為附近桃花江西岸唯一臨江的聚落。


關於魯家村為何定居江邊,村中也傳著另有一則故事。村長陽桂生告訴我們,魯家村老祖宗當年是看著鴨子尋找他們未來的棲息地,當年鴨子們就是走到這裡,於是祖宗們就決定在此建村。鴨子是要水的動物,帶領著村民來到桃花江,村民在荷葉地上建立他們的村子,從此成為魯家村世代安居的地方。


1944年日本入侵中國,當時中日軍隊以桃花江為界對戰,日軍全面侵占臨江的魯家村,村民慌忙逃離村子。後來日軍開始敗退,離開前實行三光政策--「搶光、殺光、燒光」,魯家村便不幸逢難,原有的族譜、房舍、財產全被焚燒一空,只有一棟房子逃過此劫。抗戰結束後村民紛紛返家重建,魯家村祖墳後方的一處山坳,當時那裡有軍方留下的兵工廠倉庫,他們拆下倉庫建築物的木頭、磚頭與瓦片,回來修補被毀壞的舊屋舍,居民在像工廠一樣臨時搭建的房舍裡,居住了幾十年,直到大陸改革開放後居住品質才有所提升。


1978年中國施行改革開放政策,隨後1981年政府提出「分產到戶」制度,讓村子可以用「村集體」來處理耕地問題,慢慢提高村子的生產力,逐漸提升經濟情況。魯家村本來是以田耕讀書為主,磨豆腐、發豆芽為輔,副業的收入使他們在因分產到戶時期比其他村子富裕,但此優點在城鄉結構改變後有所變化,今日反而不再那麼優越了。


近年,中國沿海城市引進外商投資、桂林市也積極發展旅遊業,整體改善桂林市及周邊地區的就業機會與經濟。在這段經濟改善時期,魯家村村民紛紛改建新房,齊心致力於公共設施,環境與衛生品質逐漸獲得改善。而如今桂林市旅遊業蓬勃發展,魯家村居民除了耕作田地、養殖畜產及外出打工外,也開始走向休閒餐飲業,發展農家樂事業。

(二) 魯家村現況


魯家村為桂林市秀峰區甲山街道辦事處橋頭村委會下的自然村。目前魯家總戶數72 ,人口217人,村民以姓「陽」居多,其中男性占160人,女性占117人,六十歲以上有25人,村內老人五十幾歲後就沒有再下田幹活,平常都在家看電視,或和朋友打牌或聊天、搭公交到城裡「買買東西,逛一下」;而年輕人除了還在就學的,多到城裡打工,真正專職耕作的已不多了。


魯家村的土地大都集中在聚落附近,西到芳蓮嶺邊,北到飛鸞橋,共有耕地130畝、魚塘62畝。土地制度的改變影響著魯基村民對土地的態度,1960年分配自留地,當時並未重新測量土地,平均每人分得0.84分,村民幾乎都拿來種菜。1973到1976年實施園田化政策,將農地重新劃成大面積土地以利於使用拖拉機等機械耕種。1981年實施「包產到戶(分田到戶)」,依各土地的生產條件將土地分為三級,再以戶為單為分配村內土地,此法卻造成村民今所謂「人多田少」的狀況,至今仍未解決。


交通方面,進出僅靠一條魯家壩跨江連接桃花江路。主要交通道方面,南北向為沿江而築的桃花江路,東西向則是在魯家以北為蘆笛路,魯家以南為甲山路,皆可直接連結市中心的環城道路。從市中心開車到魯家,僅需十幾分鐘。


即便是交通上的不方便,魯家村與附近村子仍保持密切關係,臨近的北沖村、甲山村、張家村、廟門前(新華村)長期以來有「兄弟村」的交誼關係。這五村並無血緣關係,但彼此通婚,至今若有大事還會互相協助。曾經五村更有共同舉辦划龍舟比賽的傳統,於端午節前後的農閒時期密集練習划船及划船歌,雖然1984年後龍舟賽便停辦了,但村裡還是留著當年的幾首龍船歌。


魯家村民過去耕讀為主、磨豆腐發豆芽為的生產方式,在人多田少問題出線後,種田便無法維持生計了,因此磨豆腐與發豆芽逐漸成為村人維生的主要產業。但是後來因工商發展,桃花江的水質受到汙染,發豆芽的盛景不再,部分勞動力出外打工、或經營農家樂。而豆腐業只剩七戶有生產,並且以機械化取代傳統工伐,原料則多是外地買回來的,供應對象為城裡的大飯店,或是到菜市場販賣及賣給農家樂。


魯家村居民仍以外出打工居多,分散在桂林市、廣東等地。還有一些則在村裡經營農家樂(餐館),至今共有7家,其中一家是外資租用文化室開設,其他都是村民利用自己住家開設。農家樂客源多為桂林市民,除冬天是旅遊淡季外,春、夏、秋三季基本上皆生意興隆。

桂林魯家村:地方智慧及專業者參與的經驗 (二)劉育珊、古燕秋、陳慧蓉、涂振源、廖宜霈

二、投緣魯家村

城鄉基金會與桂林魯家村的緣分是有一段過程的。先簡述計劃背後的大環境,中國因快速發展和積極對外開放,導致農村變遷與城鄉差距等問題逐漸浮上檯面,「農村」成了中國近年重要的國家議題。而與我們息息相關的北京中國城市設計規畫研究院(以下簡稱中規院)正在進行桂林市的總體規畫,不免也面臨農村的發展困境。桂林已被列為經典旅遊城市,觀光是未來的主要發展方向,因此如何能整體結合觀光與農村的議題,成了規畫的關鍵。

中規院過去稍有知悉台大城鄉基金會參與台灣農村改造的方式,希望請城鄉基金會到桂林,提出對農村不一樣的意見與做法,於是本委託案因應而生。而就在工作正式展開後,才發現桂林本身正在進行「兩江四湖」工程,2004年已經完成第一期規畫案,目前正在著手第二期規畫,並希望在本年底發包。於是,桂林市政府、中規院與我方決定將研究的範圍縮小至桃花江畔,並且挑幾個農村作為示範性農村,最後選擇聚焦在魯家村。
關於魯家村,過去也有幾個相關的計畫。由於村民認為現居地長期來有交通不便、居住面積過小等問題,而有另尋適合地點,以遷村來總體解決的構想;另一方面,因應未來桃花江流域的旅遊開發與投資,在居民想法裡,魯家舊村雖不符合居住要求,卻極適合做為村內觀光旅遊產業的經營空間。如果遷村定案,則居民便以新村為生活居住區,舊村便成為農家樂、旅遊住宿等產業發展區,每戶都可做為門面經營。因此在此構想下出現了《橋頭村委魯家村改造規劃》,選定山邊祖墳附近的土地為遷村預定地,並進行了舊村改造規劃。

雖然這短時間形成的規劃案並無實現,卻給魯家村村民的居住空間及生活條件一種變更的可能性,而同時桂林的觀光發展持續蓬勃,魯家村再度列入被規劃的範圍。

而之前提到兩江四湖第一期工程,便是牽涉到2004年12月完成的《桂林市桃花江渡假區概念性規劃》,結合「兩江四湖」環成水系改造工程的實施,提出開發桃花江渡假區的構想,力圖將城區和城郊的渡假區景點以「水」為主線達成一體的旅遊網絡系統,豐富桂林觀光旅遊的產品與功能。此規劃總面積為1188公頃,由桂林規劃城市西外環路分為南北兩大部分。南面以西山公園為中心,北面以蘆笛公園為中心,分為七大功能分區:休閒療養區、田園風光區、民俗文化區、中心服務區、水鄉文化區、娛樂活動區、主體綠化區。其中魯家村的分區定位在「水鄉文化區」。此區強調的特色是保存較好的民居套院、敞朗的曬場面向田園水面,具有古樸的村寨風貌,規劃中更建議對各農村進行適度改造,一方面保持原有風貌,一方面改善村震基礎設施,保留魚塘水面的相互連接,另打通連接芳蓮池,營造「山環水繞」、「小橋、流水、人家」的水鄉氛圍。

而正在進行的兩江四湖二期工程也不免提到了魯家村。桃花江是桂林市僅次於離江的第二條旅遊黃金水道,其水上遊覽便是「兩江四湖」二期工程的開發重點。此工程目地為將桃花江的水體在市區與離江連為一體,並與目前已形成中心城環城水系一道,構成完整的「兩江四湖」環城水系格局,串連桃花江沿岸的景區公園,創造水上飄和風景遊覽相結合的旅遊內容。而魯家村正位於疏通河道與原本桃花江河道的交界處,加上原本豐富的水鄉文化特質,是規劃中遊船碼頭的選擇地點,因此一旦計畫實施,將對魯家村的發展產生重要影響,尤甚者便是預計今年(2009)年底就要發包的拆壩工程。

桂林市規畫研究院(以下簡稱桂規院)對此兩江四湖工程有諸多的質疑,藉著這次我們到現地的機會,與我們密切互動及討論。2009年4月由劉可強老師、陳育貞老師及李慈潁專案負責人率隊第一次拜訪,停留四天,同年6月底再招募五位城鄉所碩士生再次造訪,並在魯家村中召開多次討論、一次工作坊及一次村民大會;歸台後進行幾月的發展後,預計10月第三度造訪,並提出規劃報告書;另外,工作團隊也正在籌劃10月底或11月初再訪桂林,此趟重點為回到魯家村,將規劃案細部內容回饋給村民,進行討論。

桂林魯家村:地方智慧及專業者參與的經驗 (三)劉育珊、古燕秋、陳慧蓉、涂振源、廖宜霈

三、所見所思魯家村

(一) 地景描述

地景(landscape)源自十五世紀德文中的landschaft,意指一塊土地、地上的房屋聚落以及環繞周圍的荒野。隨著十六世紀的荷蘭地景畫派(landscape genre;用傳統漢語就是山水畫)大師影響所及,這個字在引進英文的時候加進相當的視覺及空間想像意味。魯家村的地景描述主要是指空間形式和人們生活之間的互動與情感記憶。

1.村入口

魯家村西近芳蓮嶺,東臨桃花江,從江對岸看聚落似是屏障著山高水浚,壩堤被淹沒的洪泛時期更有水上孤島之貌。緊臨江邊的房舍是對外的門面,有斜頂中脊的老房立面,也有三樓平頂的新建築,但最搶眼的莫過於農家樂大型的彩色招牌,而蜿蜒的魯家壩更像是通往魯家村的引線,誘導著人們走過江面、進入聚落的世界。

2.壩

魯家壩是魯家村唯一連結主要幹道的通道。壩堤橫跨80公尺的桃花江面,全長約100公尺,呈S型,壩面寬約3公尺,離江面約兩公尺。村民透過壩堤來往於村子與桂林市之間,一條江隔著城與鄉的差異,行走其上不禁想緩下腳步,觀賞一邊平靜、一邊湍急的江水,也看看村民蹲在壩上釣魚。在每年雨季時,桃花江邊的魯家村偶爾會發生「淹沒」石壩的情景。魯家壩的形式特別,1982年拍攝的《西遊記》曾在此取景,拍攝孫悟空前往借芭蕉扇的橋段。

3.豆芽灣

豆芽灣是荷葉地與岸邊的緩衝空間,範圍包括壩邊水車遺址、臨江臺階、臺階上空地與槐樹下石桌椅。豆芽灣為村子連接壩堤最直接的位置,遂形成魯家村公共的活動空間,也是村子與江水關係最密切的區塊,孩子於間奔跑嬉鬧、大人打牌聊天、村民也會在臨近江水的臺階洗刷衣服、有者也會把剛剛從田裡摘取的蔬菜拿到江邊沖洗、老人們閒步徘徊,觀望著來往的食客遊人,而漁產食貨也在此地卸載。

4.槐樹下空間

百年老槐樹位於上荷葉地巷道前方的一隅,見證魯家村的興衰歷史。槐樹樹幹中心已成空洞,但仍靠薄樹皮維持著綠意盎然,孩子們總喜歡在樹洞間穿梭攀爬。槐樹旁排列著幾十塊石碑文,描寫著桃花江與魯家村的宜人景致。槐樹下的石桌椅是村民休憩、打牌、聊天的好地方,村中青少年也喜歡聚集在石椅下講鬼故事,不同世代的村民共同蒙受著百年老樹的庇蔭。

5.水井

水井位在魯家村西北約400公尺的山腳下,水源來自天然湧泉,經水井彙集後再流往魯家村的田地圳溝。水井形狀猶如一隻蝌蚪,隱身在荒煙蔓草之中,草長及胸,不見通道。井邊在過去是魯家村民發豆芽的地方之一,不發豆芽後被闔家村民改為洗衣空間,但今已無人使用,只剩加蓋的水泥洗衣槽留在井旁。在豪雨成災時,大量的雨水將淹沒水井,從高處往下看,水井也仿佛消失在臨時因雨水也成形的湖雨中。


6.中央水圳(低地匯水)

中央水圳是魯家、張家、合家的稻田間主要的灌溉水圳,水源來自芳蓮嶺,在水井附近分叉成南北兩路,北路一直通往張家村,南路則經由魯家村南方注入桃花江。水圳是田間地勢最低的地方,形成低地匯水,平時為灌溉渠道,洪泛時則成為河流,甚至可以行船。水道邊常可見到釣魚的人們,尤其在淹水後此景更盛,因為趁水逃出魚塘的魚兒特別多。

7.祖墳地

祖墳地位於魯家村西北約500公尺,步行約20分鐘,在水井與山坳地之間,村民稱它為「蓮寺」。墳墓分佈在略高於平地的山腰間,散落在低矮樹叢中,與灰禿的岩石峭壁有和諧的搭配,凝結成靜謐的氣氛。每年清明節,魯家村十六歲以上的男丁會前來祭祖、整理環境。


8.水上吃飯空間

沿江的三家農家樂桃花閣、大鄉巴與長樂分別往江上尋找營業的空間,有加蓋的水泥平面,也有水上綁住的船屋,為前來的食客增添了幾分閒情雅致。在泥地上用餐最能近距離靠近江水,那覆蓋江岸的大片竹林剛好贈與了清涼;在船屋上用餐則有另一番感受,搖盪的船體不時嘎嘎作響,彷佛置身漂泊的漁船。入夜後店家沿岸點起了紅燈籠,「江楓漁火」之中依舊人聲鼎沸。

9.荷葉地

桃花江西岸每逢大雨即淹水,村落幾乎散布在山腳邊高地,唯獨魯家村能臨岸建屋,倚仗的便是荷葉地高起的地勢。荷葉地是西北-東南走向的長型區塊,聚落房舍也順勢形成,爾後隨著人口增加才逐漸往荷葉地外擴建。荷葉地上有三條狹窄的主要通道,也是地下水道的線路,曾經荷葉地有環村水渠,但今只能依稀辨認。魯家村的老人大都還居住在荷葉地上,已對此產生無法切割的情感。

10.荷葉地上的老房子

抗戰時期魯家全村燒毀,戰後村民用兵工廠遺留的建材修補毀壞的屋舍。今日尚存的老房子散佈在荷葉地上,有最原始的土角厝,也有磚造平房,還有一棟保留了檩樑式的木造結構。大部份的老房子已無人居住,但都曾被作為磨豆腐的空間,有些石磨仍在,這些保留過去村中生活形式的記憶正是老房子存在的價值。

11.水車

在壩堤進入魯家村的入口左側岸邊,可見一人工渠道,長約8公尺,寬約1公尺,半身隱沒在江水之中,滔滔水勢從間流過。以前這渠道上架有三輛大水車,將江水打上落差三米的高地,引入環村的水道中,提供了村中的及部分灌溉用水。今日環村渠道已失去功能,水車也不見蹤影,但在村民的記憶中仍有水車轉動引水的畫面。

12.知青房

知青房是紅磚建築,屋寬近20公尺,正面僅有兩扇門及兩扇窗,其位置並不在荷葉地上。知青房是文革時期為知識青年下鄉勞見的居住地,但這段歷史並沒有被村中大部分孩子知悉。今日的知青房已改為豬圈,黑暗的室內空間隔了幾道矮牆,圈住了幾條豬隻,散溢的屎臭味令人難以想像曾經被歷史寫下的過去。

13.洪泛景觀(合併洪泛農田景觀、淹水地景)

喀斯特地質不吸水,每逢雨季大水來得快、去得也快,連日豪雨桃花江便淹沒了沿岸低地,僅有荷葉地與高起地區倖免。魯家村的稻田在洪泛時期成了汪洋一片,稻作魚塘全部被水吞噬,村民甚至在高地邊放置竹筏作為交通工具。等水退去後,從稻作折腰傾斜的方向以及滿田的汙泥便可知道大水當時的威力。
14.淹水回家的路

雨落三日就使桃花江水位高過了壩堤,魯家村對外唯一通道遭滅頂,只能從村子西方的田埂路通往合家村、張家村,再接到桂林的幹道。大雨中可見批一身雨衣的村民推著載貨三輪車,步行在積水泥濘的小路間,好不辛苦。但相較於直接冒險涉水過壩堤,田埂路還是安全許多。


15.大鄉巴

大鄉巴位於村入口右側, 是由外資程先生見魯家村齊心修壩,深受感動而出資興建作文化室,後經村民大會決定將空間出租做農家樂使用,並做為日後舉辦村民大會的場所。來自桂林市區的饕客絡繹不絕,入夜後燈火通明、人聲鼎沸,村民大會常遲至十點用餐客人散盡後才召開,開會時不僅室內爆滿,由於建物窗子大且低,窗外又有石桌、石椅,外頭聚集許多關心的民眾,村民直言「這裡是魯家村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16.小賣部

小賣部位於大鄉巴後方,是村內唯一的商店,販賣食品、菸酒、日常用品等,常有村民聚集在此聊天、打電玩。建物西北、西南面各有開口,西北面開口較大,兩側貼著顯眼的大型酒品廣告,西南面外側擺有一板凳,上有大樹可遮蔭,小賣部老闆常在此乘涼,也因此常有客人在西北面等老闆從另一開口進入結帳。

17.山坳

祖墳地再往西行有塊三面環山的山坳地,入口更有左右兩座山丘鎮守,地型之特殊,連風行到此地都不得不靜止,周圍景緻由灰色稜角石灰岩與深綠灌木叢交織而成,既茂密又光禿。要從魯家村到山坳地必須先橫過稻田、經過水井、再披荊斬棘穿越一段雜草路,費上半小時之多才能到達。山坳地裡特別安靜,呼喊聲可在三壁間迴響不絕於耳,頗有修行秘境之感。

18.集體魚塘

位於荷葉地西邊的20畝魚塘是魯家村共有的集體魚塘,目前出租給一位村民養魚,租金屬集體資金。魚塘兩邊有民宅建築,一樓臨水這面有廊道的設計,還有幾處台階下到水面。魚塘給人感覺相當寧靜,水紋平緩,倒映著魯家村舍與遠處的芳連嶺,上下相接形成閒適的田園景觀,不時還有村民撐著竹筏划過,好不悠然。

(二) 議題的確認

經過幾天魯家村的調查研究,初步討論將零散的子議題歸納為四大議題,分別是土地、產業、生活狀態、水,並且探討議題之間的關係(如下頁圖)。有別於傳統規劃中列舉各項範疇,並逐一搜集資料的作法,我們稱此為「反芻的過程」。就像乳牛為了生產足夠的牛奶,而不斷反芻牧草。藉由不斷的反芻,有助於釐清思路,對於魯家村的了解就不會只停留在表面層次。

魯家村議題初步關係

在議題討論過程中,我們發現一件有趣的事:如果以不同的角度切入,會產生不同的核心議題。一開始的討論,因為發現許多子議題的關係鏈都與產業有關,所以會認為「產業」是魯家村的核心議題。然而經過不斷的「反芻」,魯家村依傍桃花江而居的特點、灌溉水渠對於生產的重要性,以及依附著水而衍生出的生活模式改變了我們原先的思維,從新將「水」定位成魯家村的核心議題(如下圖)。

以水為核心議題的關係圖

1.水資源議題

魯家村座落在桃花江的岸邊,以至於居民的日常生活空間與水息息相關,包括了洗衣階梯、餐船、石壩、小竹筏等等。村子後方的灌溉水渠也是農業生產的重要水源。桃花江到了洪泛季節也會暴漲,但是魯家村特殊的「荷葉地」地形,讓村裡大部份的人免於水患之苦。魯家村村民就在這樣的自然條件下,與水維持協調的關係。

然而魯家村的水資源正面臨著許多挑戰,甚至可能影響未來魯家村村民與水之間的協調生活模式。在桃花江的中上游沿岸設置了許多工廠,工業廢水讓桃花江已不像往日那般清澈,也看不到小孩子在桃花江畔玩水嬉戲。從前魯家村著名的豆腐產業也是因為水質良好的關係。桃花江的水質汙染可能會重創魯家村未來的發展,不得不嚴肅面對。

魯家村複雜的水系統,形構了村民的生活模式,同時也是奠基魯家村永續發展的重要基礎。掌握魯家村水資源經營的方向,就等同於掌握了魯家村的核心發展方向。

2.土地政策與村集體議題

政策是改變土地權屬的重要因素。解放之前土地皆為私有,個人擁有使用權,可自由買賣。人民公社時期,土地為國家所有,必須集體生產與分享收穫,土地不得流轉。1981分產到戶後,土地為村集體所擁有,村集體與個人擁有使用權,收成歸自己所擁有,但是土地仍然不能流轉,因此會有家戶人多田少或土地太多的問題。未來政策若開放賣使用權,地貌可能會產生巨大的改變。

土地政策與村集體是魯家村未來發展的重要因素。土地政策使人民無土地擁有權,因此村子未來的重大發展,包括硬體設施的擴建和產業的轉型,有賴於村集體的判斷與作為。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村委會組織法十九條,涉及村民利益的下列事項,村民委員會必須提請村民會議討論決定,方可辦理:
1).鄉統籌的收繳方法,村提留的收繳及使用;
2).本村享受誤工補貼的人數及補貼標準;
3).從村集體經濟所得收益的使用;
4).村辦學校、村建道路等村公益事業的經費籌集方案;
5).村集體經濟項目的立項、承包方案及村公益事業的建設承包方案;
6).村民的承包經營方案;
7).宅基地的使用方案;
8).村民會議認為應當由村民會議討論決定的涉及村民利益的其他事項。

由此可知,村的經營發展與居民的參與息息相關。所以魯家村的發展不只牽涉環境的實質,更關係到魯家村村民與村集體之間的互動關係。如果村集體無法形成居民的共識,那麼發展將窒礙難行。


3.生活狀態議題

過去的魯家村豆腐業盛行,因為必須趕在早上去市場賣豆腐,家家戶戶幾乎都要半夜三點起來磨豆漿,做出最新鮮的豆腐。另外還包括了孵豆芽以及農田的工作。然而今日村中中年或年輕一輩多是在外打工或就學,所以白天村中活動人口較少,從前工作的集體經驗已經在生活狀態的變遷下逐漸淡化。村中新興的農家樂餐廳為魯家村帶來許多的人潮與經濟收入,村中也有部分年輕人願意回村裡幫忙餐廳的工作,形成集體記憶新的轉變。
未來在兩江四湖的旅遊計畫下,將擴大發展旅遊產業。現在與過去的產業在魯家村留下生活的軌跡,這些都可以作為未來發展觀光產業的資源。然而,為了發展觀光,居民現有生活形態也會發生改變。魯家村的村民必須有此自覺,過去那些生活模式是否會因為觀光發展而消失,又或者是能夠形成魯家村的主體意識,使原有的生活型態與觀光發展做適宜的結合。


4.地方產業的限制

根據村民口述,魯家村原本世世代代以耕作、讀書為主,磨豆腐、發豆芽為副業。但抗戰過後,村莊嚴重毀壞,生產凋敝,加上人多田少,種田無法維持生計,因此磨豆腐與發豆芽漸成村人維生的主要產業。而後,桃花江的水質受到污染,發豆芽的盛景不再,部分勞動力出外打工、或經營農家樂。

現在村中做豆腐的人家只剩七戶,豆腐提供給城裡的大飯店,像是桂山、台聯,或是到菜市場販賣及賣給農家樂。一位村民說,每天做50塊豆腐到菜市販賣,一塊五毛錢,生意好可以早點收攤,生意不好則賣到中午12點。若有飯店訂貨則另外增加產量。

在桃花江上游開起工廠與飼養場之後,水質變得污濁,使原本桂林三個種豆的地方(魯家、甲山、丁字街)只剩甲山還有生產。雖然現在一些工廠倒閉,水變得清一點,但是水質已經不能孵豆芽了。加上老人家年歲已大,長期泡在水裡易患風濕病,所以魯家村已經沒有人在做了。

近年來魯家村開始經營農家樂(餐館),至今共有7家,其中一家是外資租用文化室開設,其他都是村民利用自己住家開設。由於年輕人在外謀職困難,部分回來開餐館,村裡中老年人也在餐館幫忙。除冬天是旅遊淡季外,春、夏、秋三季基本上皆生意興隆。

魯家村現在的經濟收入,高比例是來自於農家樂餐館。然而,如果農家樂餐館希望持續經營,並且產生更大的發展機會,那麼就不能忽略其他產業的重要性,例如農家樂餐廳的特色與地方的豆腐產業有著密切的關係,如果豆腐產業逐漸式微,農家樂餐廳發展的可能性就會受到影響。

要解決地方產業的問題,必須從不同層面著手。例如桃花江水質改善、土地經營、現有產業的活化等等。每種項目處理起來都是艱鉅的難題。


5.魯家壩的保存議題

魯家村位於江邊,入村需先橫渡桃花江,因此魯家壩是村民進入家園的重要通道。魯家壩同時也起到了控制江水流速的作用,它讓壩的上游形成平靜的江面,居民得以進行日常的用水活動。

魯家壩外形特殊,曾經是「西遊記」電視劇的取景地點;從過去魯家村民齊心建壩的歷史,也可以反映村民情感凝聚的意義。
兩江四湖指揮部為了擴展遊船的範圍,讓桃花江面也能走大型的船隻,可能會拆除桃花江上的所有壩堤,其中也包括了魯家壩,魯家壩的保存議題因此被突顯。

保留魯家壩的前提,是藉由桃花江旅遊定位的不同,創造出有別於兩江四湖大型遊船的另一種遊船型態,並藉此保留魯家壩的原狀。然而這涉及到許多不確定的因素,例如水位高程、遊船的動線、低地匯水行船的可行性。因此也不得不發展關於「拆壩」與「重新建橋」可能的各種論述,以回應兩江四湖旅遊的各種可能方向。

桂林魯家村:地方智慧及專業者參與的經驗 (四)劉育珊、古燕秋、陳慧蓉、涂振源、廖宜霈

四、工作坊前進魯家村

(一) 籌備過程

今年四月是我們第一次拜訪桂林魯家村,停留四天。公家機關方面,我們與中規院與桂規院有幾次討論;在村民方面,則是開辦了幾次座談會,包括專對村中老人、婦女等,另外也請魯家村村長帶我們走訪桃花家畔幾個兄弟村。

六月底、七月初我們第二次拜訪。頭一天先與中規院及桂規院的人開會討論,隔天即進入魯家村,第三天村長及副村長再次帶我們走訪各兄弟村,讓新加入的工作成員瞭解整個空間感與地緣關係。接著便開始調研工作、發展議題、思擬規畫內容,過程中仍不斷與桂規院及中規院密切互動。為了獲得充足的在地意見,我們決定在魯家村舉辦一次工作坊以及一次村民大會。

但天公不作美,七月本就是桂林的雨季,我們正好碰上桂林幾年來最嚴重的大雨水患,桂林市區外圍道路幾乎淹沒,魯家村也被大水孤立在荷葉地上,幾日另人不得其門而入,工作坊的日期也一延再延。大水從七月三日淹到五日下午才退去,工作坊及村民大會於七月九日舉辦。


(二) 青年學子工作坊

工作坊的目的是希望可以喚醒魯家村青少年對從小成長的地方記憶,鼓勵他們發掘更多村子有趣的地方。同時,也趁此機會讓村長或青少年可以認識對方眼中的魯家村,讓兩代人有機會互相交流。最後,我們希望培養青少年在這次活動後有結社的可能,讓他們可以共同合作為村子做些事情,如:繪製族譜、記錄村史等。

1.賓果遊戲

我們請青少年提出他們小時候或至現在依然常在村子玩耍,印象深刻的地方,以進行接下來的賓果遊戲。青少年提到的玩耍地方包括河壩邊(陽波)、曬坪、大鄉巴(陽旭虹)、石凳、堂伯家(陽雨)、田裡烤地瓜(陽小鳳)、蓮寺(陽燕琴)、魚塘(秦亮)、乾橋旁小溪釣魚(陽全)
除了青年自行提出的地點外,主持人也詢問青年對於村中一些重要地點的認知。其中已經失去發豆芽和洗衣服功用的水井是大多數青少年都不知道的地方,大家似乎只知道有水鬼,唯獨陽波可以精確地標出位置。在此過程中,他們也沒有提及知青房與碾米廠。主持人和伙伴趁此機會讓在場的村長和青少年講述現今的豬寮曾經是知青房的故事、水井和合家村的淵源等。我們也讓最早連到賓果,贏得遊戲的三位參與者,得到我們從台灣帶來的罐頭獎品。

2.村子探勘與解說活動

當大賓果遊戲蒐集到魯家青少年玩耍的地點後,主持人就請他們安排村子探勘路線,並在現地和我們說故事。青少年考量時間與路線流暢度,捨棄遙遠的蓮寺與乾橋,以荷葉地作為解說的範圍。青少年也推派秦亮與楊燕琴為領導,帶領眾人參觀他們時常玩耍的地點。

我們從桃花閣出發,是第一站曬穀場。青少年表示以前會在那裏玩木頭人與紅燈綠燈停的遊戲;接下來是燕琴家門前的稻田,她們在稻子收割後,會拿自己種的番薯、芋頭,並買一些配料在田裡進行燒烤;第三站是魚塘,孩子們會在那裏採蓮子、釣龍蝦、青蛙或魚,但其實他們都不知道是誰家的塘;下一站是大鄉巴,那裡因為地方位子大,青少年在店家打烊後會在此玩捉迷藏。秦亮也說,那裡是魯家村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因為它前身是文化室,現在經營餐館,晚上變身為開會的場所;第站是曬坪,也是祥雲居的基底,以前孩子們也會在那裡玩一二三木頭人,直到前幾年盖房子後才作罷;第六站是石壩,孩子們說以前河水乾淨的時候,他們會在裡面游泳,現在水髒了不能下水玩耍;最後一站是石凳,女孩們表示會在那邊說鬼故事、聊天。

在探勘村子和講故事期間,青少年活動也吸引部分村民的注意,這也提高村民對即將在今晚舉行的工作坊有興趣。我們發現在這樣歡樂的氛圍中,村長和青少年互動是較為平等,村長也能從這次活動中了解村子青年的幼年記憶。


3.閒聊活動

工作坊最後一項活動是在桃花閣三樓「閒聊」,內容包含對村莊歷史與地景的記憶、對未來的想像、回鄉意願等。幾位小朋友說:「小時後大家常常一起出去玩」,現在因為放學回來要寫作業較少一起玩。旭虹和陽雪表示「國三要暑期輔導」,上初中有軍訓,8月初要到桂林空軍學院兩星期練軍姿。

1).豆腐業

大部分孩子都看過魯家村聞名的豆腐產業製造過程,但沒人會做豆腐。旭虹表示「天天看到飯店做豆漿」,魯家村農家樂餐館的豆漿都是自己用豆漿機研磨出來。陽波、燕琴、秦亮說:「在村子看過石磨,在飯店門口」,其餘人說沒看過。村長補充說:「村民現在不用石磨了,大鄉巴的窗台有一個小石磨,還可以用」。

2).豆芽業與水車

過去桃花江水清澈時,居民在江邊、水井邊孵豆芽,現因江水汙染,已經沒有孵豆芽了,小朋友說有在家裡看過用木桶孵豆芽。陽雪、陽雨、小鳳、燕琴、秦亮、陽全說曾經看過以前在江邊的水車,陽雨說水車是木頭做的,秦亮則說水車的直徑有兩米。大家鼓噪要隊長秦亮畫水車,後來秦亮、一位小女孩、村長、陽英和中規院的張娟,就在白報紙上邊畫邊討論畫出一個水車的雛形。

3).石壩

當提到魯家村入口的石壩,大家都知道六小齡童主演的西遊記曾在此取景。孫悟空飲了清澈的桃花江溪水、在石壩上蹦蹦跳跳。小朋友說小時候常去石壩玩,大概2-3年前,他們還會到水裡玩。小鳳說「以前會在石壩的上游游泳」,現在污染很嚴重。旭虹也說「水葫蘆繁殖,汙染水」。陽雨進一步解釋說:「因為江水髒,才讓水葫蘆長出來」。

4).淹水問題

魯家村每年都會遇到「逢雨季必淹」的問題。在桃花江漲水時,江邊會出現很多釣客。小鳳說:「漲水的時候,魚在家裡游來游去」。如果遇到雨量大淹掉整個石壩時,陽雨說他們會「從蓮寺那裡走回來」。


5).二戰燒村記憶

提到二次戰後,因日軍燒光政策,村子被大火燒盡的歷史時,大部分小朋友並不了解這段歷史。秦亮說:「抗日戰爭時,村子被燒光了」。小鳳則說:「抗日時,人跑去山洞裡」。村長補充說:「當年旭虹的爺爺剛出生沒多久,他爺爺共有五兄弟和一個妹妹。當時他爺爺最小,不是跑不動,是日本人追得很緊,小孩一哭日本人就會追上來。於是,他爺爺就給讓他太公丟進一個山裡面的刺叢裡。直到日本人退了以後,才回去再找回來的」。大部分人對大火燒以前的村子,到底是長什麼樣子都沒有印象。提及村內老人懷念的石板路,青少年異口同聲說還是比較喜歡現在的路。秦亮說:「以前的比較滑,經常摔跤」

6).未來想像

大家對10年後魯家村的想像─小鳳說:「都是別墅」,秦亮跟燕琴都表示將來願意住在農村裡,因為這裡環境好、空氣清新。陽英則表示到時候「希望種田」。

7).青少年休閒活動

大部分的小朋友表示會去打工、上網。他們常搭公交去市區,幾乎每星期都會去。燕琴表示常去市區逛街、看電影、買東西、溜冰。青少年平常在家裡會幫忙幹家務,旭虹說:「有時候放學回來會在家裡自己炒菜,他們都去忙了我就自己炒自己吃,有時候放假的時候也會吵一些菜給妹妹吃」。在高職念烹飪的秦亮一聽到旭虹說是炒給自己吃,他就得意的說「我是炒別人吃的」。燕琴隨即說了一句「男女搭配,幹活不累」,逗得現場笑聲不斷。

8).回鄉服務

在回鄉意願的部分,女生較無意見。秦亮堅定的表示「我們本來就住這裡,以後肯定住村裡」。對於村內發展的農家樂,他說「喜歡有遊客來,只要不影響環境就好」。

我們在閒置話題開始時,主要是延續青少年對魯家村的記憶。我們發現青少年的記憶和村長這輩的記憶是出現斷層的情況。如:青少年記得村子桃花江旁有一架水車,但事實上在更早以前,村子是有三架水車;青少年也不知道現今的豬寮曾是知青房;他們也很少和兄弟村的青少年接觸。過後,我們企圖從他們目前的就學課程著手,話題開始圍繞青少年對魯家村的未來想像和將來的回鄉意願。有位青少年對村子的想像是將來會有許多別墅,也有位青少年覺得魯家村終究是自己的家鄉,將來是會回村子居住。但大多數的青少年對這兩個「話題」比較不能具體發表意見。

雖然青少年沒有針對未來的魯家村發表太多看法,但這次活動也達到其中一個目的,就是讓村長和青少年有機會互動,青少年能夠表達一些他們對村子的回憶。同時,這次的活動也許會在他們心中留下印象,對魯家村將來的發展也有一個初步概念。


魯家村下午青年工作坊大賓果遊戲部分作品

(三) 魯家村夜晚工作坊

晚上的魯家村民工作坊,主要目的是向村民報告宜蘭工作室和台灣大學城鄉所實習小組於今年4月及6-7月,在魯家村範圍進行的基地勘查(水系統、田地使用權狀況)、居民訪談活動、規劃者對魯家村的看法和意見等。魯家村夜晚工作坊在晚上9時30分開始,全程約一個半小時。這項居民會議吸引村子公公、婆婆、中年男性及女性居民、小部分年輕人及小孩出席。據估計,出席人數最高達到80人。

劉可強老師負責向魯家村民作簡報。在簡報過程中,大部分居民表現出對團隊所拍攝及呈現照片的好奇心。部分居民則是專心聆聽村子的老故事和獨特地景,如:水井、江邊水車、碾米廠、河壩、磨豆腐、發豆芽。劉老師結束簡報後,陳育貞老師也表示希望利用晚上的居民會議,讓居民和規劃者互相了解,看規劃者的探勘報告和感受是否有不對之處,或是信息不夠完整。她提到在村子工作期間,最常聽到的是魯家村民齊心及希望和諧發展的事情。她認為如果要發展桃花江沿岸的地區,除了魯家村外,其餘的兄弟村也必須合作,才會有好的願景和未來。陳老師提及魯家村幾項重要的議題,包括新產業農家樂、宅籍地、三類農田淹水。她說如今魯家村農家樂蓬勃發展,可能會危及農業和漁溏的生存情況。她以台灣宜蘭作例子,鼓勵魯家村民繼續農田耕作和創新特色食物,因為城市居民喜歡的是鄉村原有的田野觀光風味,希望到鄉村學習耕種和品嚐特色菜餚。

陳老師和劉老師發言後,現場開始有居民(五位發言人皆為中年男性)站起來發表他們對魯家村未來發展的想法。居民的想法包括配合桂林市政府發展桃花江觀光旅遊業,但面對政府無法批准土地的困境、希望留在魯家村經營農家樂、住宿、特種農產品,而不是搬遷到其他地方、呼籲市政府協助魯家村解決他們與甲山村五畝飛地的爭執問題及期望中央和市政府有好的制度和組織,協助發展觀光旅遊業。居民在發表意見時,陳老師和劉老師也會給予回應。雖發言人以男性為主,但後頭的婦女村民其實也有私下討論,或是向陳老師詢問一下發展規劃問題,唯他們沒有站出來發言。

桂林魯家村:地方智慧及專業者參與的經驗 (五)劉育珊、古燕秋、陳慧蓉、涂振源、廖宜霈

五、負重歸來

(一) 細部空間規劃

目前魯家村只有一個主要入口-桃花江上的魯家壩。在桂林院的規劃下,桃花江即將發展水上交通,村子西邊也將有新的聯外道路。此地的生活機能與生活型態將產生巨大的轉變。長久以來的後門,將成為第二個大門。村後的景色與旅遊資源將直接展現在遊客的面前,成為魯家村新的入口意象。如何運用此機會為魯家村創造能永續經營且凸顯魯家特色的產業空間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我們就村民生活的便利性與觀光產業的發展,提出個一個全面性的藍圖,期望能提供桂林院與魯家村另一種不同的思考。以下按照實踐步驟分別解說。


1.第一階段

1).西面聯外道路與公共停車場

在桂林院的規劃下,西面聯外道路是已經存在的項目,它順著芳蓮嶺南北向地串連沿路的村落,就村民與旅客來說交通都十分方便。但考慮到魯家村的旅客乘載量,不建議旅客將私人車輛、大型旅遊巴士開進魯家村。故在山坳地規劃停車場與公共廁所,而旅客可以沿著林蔭步道徒步進入魯家村,欣賞沿路的鄉村風光。

2).壩或吊橋村口意象

雖然規劃時由保留魯家壩的立場出發,但是考慮到完全保留在兩江四湖的行船規畫下非常困難。因此除了保留原壩的方案,也必須思考其他的可能性。我們以維持交通、延續入村的動線與過橋的感覺為原則,提出兩個建議方案。其一是保留一半的原壩,將一半改成拱橋;其二是僅保留步行入村的習慣,將舊霸拆除,改建吊橋直達荷葉地。


2.第二階段

1).碼頭

為了成為桃花江遊江形成的景點之一,必須在聚落北邊闢建碼頭。兩江四湖的遊船將會在此停靠,遊客下船後步行進入魯家村。碼頭內有旅遊服務中心,提供地圖與諮詢服務。

2).文化室與村民停車場

魯家村原有的文化室目前租給農家樂使用,開會必須等到結束營業後才可以進行,因此村長透露打算在村落後方的空地建造新文化室,作為魯家村居民情感交流、開會的空間。考量魯家村民日後停車的需要,除了一樓的活動與展示空間外,也在二樓規劃停車場,提供20個小客車停車位。


3.第三階段

1).在魚塘畔興建公營農家樂

目前魯家村沿著桃花江的農家樂餐廳,如:桃花閣、大鄉巴、長樂等,在桂林市有一定的知名度,所以會繼續保留下來,讓從東側進村的遊客可以享受道地的農家菜。而西側公共魚塘畔,可遠望芳蓮嶺,欣賞水中倒影,景色怡人。因此若村集體將公共魚塘使用權收回後建議興建公營農家樂,作為村集體的財源。

4.第四階段

1).將魚塘變為荷花池

若要進一步美化景觀,建議在魚塘種植荷花作為近景,增加景觀的層次。且與蓮藕路、荷葉地互相呼應。

2).改建公共廁所

將原先的公共廁所拆除,做為連接西側農家樂與荷葉地步道的通道,公廁則建在另外一地(目前為廢棄磚屋,但有所有權)。原公廁區域會形成遊客步道的中心區,可以規劃成為廣場。


5.第五階段

1).荷葉地文化體驗區

魯家村大部份的老房子都座落在荷葉地,計劃將這個區域老房子發展成結合地方特色產業,如:發展豆腐DIY、碾米體驗、在地文化展覽空間,具有特色的遊客體驗空間。

以往荷葉地上有環村水渠系統,供應家戶用水。建議從桃花江重造水車引水進魯家村的荷葉地。此舉除還原魯家村舊時農村風貌,形成荷葉地上家家戶戶門前都有小溝渠流經的景象,也令居民與水的關係更形密切。

2).水井

山坳的入口附近有一個水井,是居民以前洗衣服、發豆芽的地方。因此可設立簡單的解說牌作為常民文化解說的景點。

6.第六階段

1).竹筏親水區

魯家村的田的中央有一條水圳,是發展濕地旅遊資源。而竹筏是桂林傳統的交通工具。因此若村集體行有餘力,可將集體魚塘擴大連接到中央水圳,發展以竹筏作為載具的濕地旅遊。碼頭的形式為兩座小島式生態碼頭,兩島之間以橋相連。

大島是竹筏的碼頭,遊客由西側上船,東側下船。島中央種植一排喬木,提供遮蔭並兼具分隔上、下船處的作用。而小島必須創造一個視覺的焦點,以達畫龍點睛之效。如有適合生長的高大景觀喬木為最佳,若無則以涼亭等人造物代替。


(二) 組織運作

中國大陸每個村子都有一個村集體,推動村中的公共事務。若要達成前述的藍圖,必須有一個完善的村集體組織。因此預計以村長為領導與對外代表,其下為總幹事統理企劃、工程、財務與管理四個部門。若前述規畫逐步完成後,村集體下的業務將有竹筏、荷葉地、農家樂與碼頭管理,得由相關村民成立相關組織自行討論會務,但決議需報給村集體審核並統籌規劃。


1.村長:為村集體的領導者,對外代表村集體,負責召開村民大會,協調村內外公共事務,爭取村民福祉。

2.總幹事:為村集體經營管理計畫之總負責人,管理企劃部、工程部、財務部、管理部四部門。

3.企劃部:擬定行銷策略,負責活動企劃、廣告企劃。

4.工程部:負責設備及維修業務。

5.財務部:管理承租業務、各項收付款業務、統籌村集體資金之運用與分配、採購。

6.管理部:人力資源管理與訓練、環境衛生管理。


本規劃案將魯家村規劃出八個需要經營的大地點與區塊,分別為壩或吊橋、碼頭、農家樂、荷葉地、荷花池與漂流水道、公廁、水井與公共停車場。考慮村集體的人力與能力,鎖定農家樂、荷葉地與水井為村集體主要的經營項目;至於其他項目可以請政府或企業代為營建與經營,而村集體則是發揮協調、研發、監督與清潔的功能。最重要的是,這些項目的基層工作機會都必須以魯家村民與附近村落居民為優先。

桂林魯家村:地方智慧及專業者參與的經驗 (六)劉育珊、古燕秋、陳慧蓉、涂振源、廖宜霈

六、幕後花絮

(一) 身在桂林

1.桂山桂水首遇在黑夜

六月二十九日傍晚六點五十五到達桂林兩江機場,檢疫、入境、領行李,手續辦一辦後天已黑一半,中規院的人來接我們,用一台小麵包車駛過桂林市街。隱約中我看見了傳說中喀斯特地形,一座座尖起的山丘就出現在城市周遭,立在建築物旁,看起來像是在偽裝,燕秋說山長成這樣感覺很奇怪,我覺得也挺奇怪的,但因為天黑,實在無法多看到甚麼,就等天亮吧,我期待桂林山水甲天下展現在眼前。


2.初識魯家村

六月三十日,到達桂林的第二天。中午,我終於來到最近一直只聞其聲,不見真人的實習基地─魯家村。我沿著彎曲的壩步行,耳中聽到桃花江水沖刷石壩的聲音,遠處碧綠的樹林及山脈,這個地方讓我有從城市來到鄉村的樸實感覺。在石壩遠處,我已經看見村民捲著褲管,雙腳浸在江水旁洗滌衣物,他們與水的關係顯得如此親近與和諧。桂林院為我們在魯家村準備一間工作室,那是一家農家樂(餐館)在三樓的空間,一個很棒的工作空間,我們可以在室內眺望遠方翠綠的稻田,偶爾一陣涼風輕撫在臉上,也替我們吹走一室的潮濕和悶熱。

這次的實習課是我從來都沒有機會體驗的生活。在魯家村的日子,常常需要走田梗路,而我從小到大走在田梗的經驗少得可憐。在探勘田地期間,除了我的鞋子沾滿泥巴,感覺天氣太悶熱外,我對田裡有感覺的事務並不多。平常在村裡看見雞隻四處「飛動」,滿地的雞糞,農舍的凌亂與黑暗的生活環境,讓我覺得很不習慣。我心想自己真的具有農村規劃與發展的興趣嗎?如果我沒有融入這個農村的環境,是否就是一種錯誤?我也反省自己在田調的過程中,常常不自覺帶著城市人、規劃者的優越心態,覺得自己是來「幫助」村民(天曉得,我們真有此能耐?!),這真是要不得的態度,應該要謙卑的多學習,盡量不打擾村民生活作為原則。

3.雲端上的桂林

我提前於七月八日離開桂林,獨自一人坐在飛機上,心裡相當不捨,頭過窗戶我趕在飛上雲端錢給與桂林山水最後一撇,來此地十日,就今天的天氣最好,偏偏此刻我正要離去。沒想到令人驚訝的是,當桂林山水才剛消逝在雲幕底下時,我卻又見雲端起伏,流動浮雲,桂林山水宛如再度浮現眼前,我不禁提筆寫下:「翼踏霓雲滾滾散,似見山水峰峰白;桂林千景猶未去,魯家百畫憶湧來。」才離開沒多久,我卻好想念。


(二) 工作軼事

1.鬼打牆插播演藝版

我們的工作除了魯家村的在地調研外,回飯店剩下的時間都在腦力激盪,陳老師通常會先拋磚引玉,接著就放我們自己討論,於是五個人就會進入鬼打牆模式,討論到嘴斜了、腦歪了、身體也趴了;而為了降低自體免疫力,我們也懂得給自己消遣時間,增加抵抗力,於是出現所謂「演藝版狀態」,東拉西扯、胡說八道,有時候還能增加生活常識喔!

台聯酒店一樓的茶餐廳是我們最重要的場所,也是腦細胞主要的葬身之地,有時候陳老師跟慈穎也會加入討論行列,我們稱這個為「集體反芻」,但從本質判斷,根本只是「集體鬼打牆」的美稱而已。

2.飛地的輿論

吃飯時間大概是唯一可以聚在一起,又可以跳脫工作狀態中的時候了,漁是餐桌上的話題就天南地北了。

七月二日晚餐我們到正陽步行街的「湯城」用餐,飯後有人聊到了「中國式台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句話,引發陳老師回憶小時候有學校老師消失的事件,於是開始講述白色恐怖時代的故事,這是在中國的領土上的膽大作為啊!

七月三日中午我們在台聯飯店的港式飲茶吃飯,這次聊天主軸換到我們五個人身上了,老劉問我們對實習課的安排有什麼看法,以及操作過程是怎麼與組員相處與工作;既然身處在離台北千里外的桂林,靠著小古一句:「沒關係,這裡是『飛地』,什麼都可以說」,我們便七嘴八舌地把一年來的心得都分享了。

3.工作坊主持人的產生

桂林有一道名菜,叫做五穀豐收。顧名思義它是一個擺滿地瓜、芋頭、花生、荸薺與花生的蒸籠,端上餐桌的時候,總是冒著熱呼呼的白煙。陳老師很愛惜食物,每當這道菜吃不完,就會打包起來,說讓我們當早餐。但是桂林有太多好吃的特色早餐,我們總是想嘗鮮,因此五穀豐收就被帶到魯家村的工作基地,希望有機會讓它發揮一點功用。

這天是青年工作坊的前一天,我們正在討論活動的細節。談到主持人人選時,眾人都覺得小古最合適,但是小古並不想屈服在多數暴力之下。瞥見桌上的五穀豐收,她靈光一現,提議我們猜袋中的花生是奇數還是偶數,猜中的當主持人。慧蓉與育珊猜奇數,阿涂與小古猜偶數。大家邊笑邊看宜霈開票,結果是32顆,阿涂與小古順利進入荸薺總決賽!小古說:「奇數。」,阿涂說:「那我就偶數吧!」忍著滑稽,眾人盯著宜霈穿梭在袋子與桌面的手,齊聲數著「一…二…三…四…五…六…七!」「沒了!真的沒了嗎?」小古大叫。見到這個結果,眾人真是笑到眼淚都擠出來了。
這就是我們充滿歡樂與當地特色的推舉方式。

4.子夜桂林市區

七月一日晚上我們在桂規院跟中規院的人開會交流,散會時已經半夜十二點了。對我們這群「讀書十二點才開始」的研究生來說,會關心的就是子夜的桂林還有甚麼呢?桂規院外的整條巷子二樓以上全部熄了燈,一樓也只有兩家店面還亮著,一家水果店和一家米粉店,我覺得桂林米粉的地位大概就等於永和的永和豆漿吧!

5.活躍的老師們

桂林實習課是劉可強老師及城鄉基金會的陳育貞老師負責帶隊。他們在桂林帶領我們如何探勘基地、進行社區訪問、策劃工作坊、蒐集各項資料、和有關單位溝通。我很佩服兩位老師對規劃工作的熱誠和認真的態度。每次我們到田地、山坳坳勘查時,他們都走在最前面,總是細心發現一些看似「普通」、「日常」的事件,並刺激同學,甚至是村長重新思考。例如:劉老師發現荒廢的水井,其實以前是魯家村和另一個村子用來發豆芽和洗衣服的空間,但後來卻無人使用。當初我看到長滿野草的水井空間時,覺得是理所當然的事,但在老師的啟發後,才知道那是村民特殊的生活地景。有一次,兩位老師獨自視察山坳坳,結果劉老師小心摔到水溝裡,陳老師則是被蚊蟲叮到滿身包,但兩人回到來卻很興奮的告訴我們他們發現那個空間的什麼事。從他們身上,我看到規劃者對工作的熱誠和責任。

 


6.老劉名言錄

1).桂規院負責跟我們一起調研行動的是兩位女生,一個叫王穎、另一個叫倪敏,有一天在車上大家聊起了名字字數的問題,就在大家熱烈討論著大陸人名字簡短有力時,坐在前座的老劉突然轉頭說:「妳好,我叫劉強。」

2).有一天我們在聊到城鄉所的老師們時,玉珊說:「我以前的老師說劉可強是所上最高大的老師!」乍聽這句話的老劉猛然到退了一步,相當震驚得說:「怎麼會這樣?」冷靜了一會兒又說:「城鄉所也太悲哀了吧!」

(三) 魯家村百態

1.農村不一定貧窮

我在觀察魯家村民的生活空間時,發現農民不如我想像中的貧窮,他們家也有電腦、液晶電視、冰箱、洗衣機等現代化家電。後來中國一位規劃者朋友和我說,北方偏遠地方的農民才是真正的貧窮,這些靠近南方和都市的村子其實是相對的富足。我想起兩年前到山西的情況,那確實是很貧瘠的黃土地,比起我今天在魯家村看到的農家樂,是不可相提而論。中國幅員廣大,城鄉情況和我所知道的其他地方(台灣、馬來西亞)有很大的差別。這讓我反省每次的調查、規劃工作,專業者應該要在事前做很多預備工作,這樣才能更加貼近基地的真實狀況,減少「出錯」的機會。

2.記憶力超強的村長

在十七天的實習日子中,有許多讓人難忘的記憶。魯家村長陽桂生是其中一個令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人物。他是一位盡責的村長,我們在村子期間,他帶我們探勘環境,解答我們對魯家村的各項疑問。村長恐怕真的是一台「人腦計算機」,他的記性好的驚人。我們跟隨他調查村裡的界線、農田戶籍時,他清楚指出每塊田地的主人;對村子房屋興建年份知道甚詳;瞭解各戶村民的家庭、經濟情況。後來,我才知道陽桂生村長以前是替村子做「拖拉機」,意即利用交通工具幫忙村民運送農產品、肥料、建房材料等,所以他可以知道田地主人、房屋興建年代,但這無損我對他的敬佩,因如果他不是盡心服務鄉里,他其實老早就可以忘光這些事件。

3.魯家碑文

文中有提到魯家村的村入口有一面碑文牆,而我到要離開得當天早上,才仔細細讀魯家村口的兩個碑文,「一溪碧水一溪山,擁翠桃江蕩細瀾;四壁雲峰皆似畫,臨流惜來學荊關,」以及「榕湖咫尺古城西,流水悠悠景色迷,一壩有聲誰入夢,千桃無語自成溪;劉郎妙句樓中品,崔子情詩戶外題,人面不知何處去,殘紅猶護草萋萋。」雖然這些詩並不是出於魯家人之手,但卻能讓我想像這裡曾經耕讀為生的歷史。


(四) 食在桂林

1.上街自助早餐

每天早上我們桂林小組總會到市集裡面尋找好吃的早餐。而這邊地方小吃的最大特色就是便宜又好吃。通常用台幣五元以內就可以填飽你的肚子,同時滿足你的心。像是河南大餅、桂林米粉、芝麻糊等等都是讓我們念念不忘的美食。但你可知真的桂林人早上是吃什麼呢?是來一碗桂林米粉!桂林米粉的作法相當簡單,老闆會先把所有配料先準備好,將豆角、花生、蔥花、肉片放在米粉上,再配上獨家的醬料。如此簡單的吃法卻讓桂林人為之風靡。

2.農家樂的農村菜

通常我們的正餐都是一桌的菜,尤其是到魯家村的時候,當地最著名的就是農家樂餐廳,所以一桌的菜是免不了的。每一餐通常會有一鍋的雞肉,配上幾道青菜。這裡的口味偏辣,如果沒有事先告知老闆少放點辣,可能會吃到嘴巴噴火。

在魯家村工作的日子裡,吃過一家又一家的農家樂餐館,一天終於到了桃花江上的船屋吃飯,陳老師點了幾道從沒吃過的菜,服務生端苦瓜悶鴨肉上來的時候,陳老師冷靜的說:「我們沒叫這菜,我們不吃鴨」,後來確認菜單之後才知道是點菜的時候沒看清楚是鴨肉,這盤菜被留了下來,過了不久,服務生端上一盤擺滿黑色捲曲小魚的菜,陳老師再次冷靜的說:「我們沒點這道菜」,過了幾秒,她認出這盤菜是野生黃鱔之後整個驚嚇,大笑了一陣子,劉老師好說歹說叫她吃一條看看,陳老師連筷子都不敢動一下。

3.杯酒釋誠意

到桂林的頭一天就見識了中國的酒文化,可為飲酒之意不在酒阿!當晚我們和中規院的一起吃飯,就喝掉了兩瓶桂林著名的「三花酒」,喝到有人都昏了才問服務員酒有多烈,服務員輕描淡寫地說:「五十!」
最可怕的還是七月六日晚上和一群來自開發局的長官吃飯,各個官腔官調,我們那桌是六個我們的人和中規院的小朱,剩下三個全是官方那裡的人。三位官方人物一來就要服務員趕快送酒杯上來,其中有一位名叫小湯,他左手一直握著一瓶三花酒不放,好不容易等酒杯送來後,他們很急切地幫大家斟酒,接著整頓飯就是一直在喝酒敬酒,並且用盡各種名義及理由相敬。.

那位小湯相當厲害,每次都是主動出擊,喝完後會偷偷喝口茶,然後氣定神閒得物色下一個乾杯對像,而每次跟人喝時也會盯著對方觀察反應,像是他跟我喝時先等我確定要喝了自己才喝,然後補說一句:「小廖能喝!」似乎是種激將法。

4.桂林台灣味

在桂林待久了會發現這邊台商不少,不少地方即可看出端倪。七月二日晚上我們到正陽步行街吃飯,飯錢老師先讓我們在附近逛逛。正陽路步行街根本可說是桂林的西門町,商家林立好熱鬧,我們在裡面晃來晃去,竟發現許多台灣熟識的小吃,像是雞排、真珠奶茶、紅豆餅等。

有一家直接在招牌上寫著:「台灣阿部茶店」,我靠近一看才發現旁邊還寫著「台灣台中」,於是就跟老闆娘攀談起來,得知老闆娘是桂林人,老闆是台中人,住在漢口路一代,過去在台中開「阿水茶店」四、五年,後來店家換老闆後就回到桂林來賣,在這裡他很講究台灣味,不僅食材來自台灣,連杯子都從台灣運過去的,難怪一杯要價五塊錢,換算起來跟台灣價錢差不多了。



(五) 遊走在魯家村外

1.象山健行

七月五日一早我和阿涂一路往漓江走,目標象山公園。象山就位於桃花江出漓江河口,是座「標準桂林式」山峰,屬於石灰岩地質,象山伸出漓江的前端被水侵蝕出個水月洞,貌似垂鼻子的大象而得名。象山本身有點像台北四獸山的登山健行區,但是其階梯相當陡峭,一格少說25公分高,令人邊爬邊有趕進度的錯覺,不一會兒就登到象頭頂,上頭除了可以觀覽一點桃花江、漓江風景外,還有一座明代建的普賢塔,青磚八角型,形狀像個燒磚窯,但也就只有這些了。要觀象山,只在象山腳下的豈不就盲人摸象,我們要往公園外頭走,過了文昌橋到江的另一頭,才能觀賞到真正的「象」山。


2.蘆笛岩洞現場脫口秀

桂林號稱四大特色有:山明、水秀、洞奇、石美,七月五日乃既定閒暇日,當然得把握時機,雖非盡覽,但也將四景納入眼中。下午我們前往著名景點--蘆笛岩洞。蘆笛岩洞就是石灰岩地質形成的鐘乳岩洞,洞內其型怪狀的石筍、石乳、石柱、石幔、石花,被譽為「大自然的藝術之宮」,1962年級對外開放參觀。我們花了一個小時走完,覺得非常值得。

感到值得的除了洞本身的奇異外,還有那「超級專業」的導遊,在這本來就已經是個充滿神奇的洞穴,又被她描述得活靈活現。在一進時她就說:「接下來請以豐富想像力遊覽蘆笛岩」,從此他的解說就真的充滿想像力,這裡有隻獅子、一隻猴子、一隻金魚,那邊一顆苦瓜、西瓜、佛手瓜,每個景還都取了一個富有文藝氣息的名字,像是獅岭朝霞、紅羅寶帳、塔松傲雪、窗外雲山、錦繡田園、雙獅送客等。
   
其中水晶宮最為精彩,實在不知道該怎麼形容,彷彿是把桂林山水搬進鐘乳岩洞般,鐘乳山在浮水也映出了鐘乳到影,如同導遊說的蘆笛是「美在鐘乳洞,奇在倒影中」。這裡也是1983第一部《西遊記》拍攝孫悟空向龍王要金箍棒時的取景點,感覺把這當作海龍王的水晶宮,實在恰當不過了,我們六個人忍不住拍了一張收費大合照。


整個過程中,導遊講話的語音標準到像是放錄音帶,內容卻非常幽默,並自然而然地引領遊客前進,比方說:「瞧,各位要是渴了的話,下邊還有一顆大西瓜,可惜這都只能看,不能吃,」或是:「這動物都是因為被蘆笛的聲音吸引出來的,要是各位不想也被吸引在這成了石人,那就繼續跟我走吧!」最經典得還是:「各位,您剛剛是否有被岩洞中的水滴滴到呢?有的話請趕快撥掉,不然會長出鐘乳石!」最後快到出口前她還為大家獻唱一曲劉三姐的歌,相當優美好聽:「心想唱歌就唱歌勒,心想打魚就下河,你拿竹篙我拿網勒,隨你撐到哪條河勒!」從蘆笛岩回來後,導遊的歌聲仍不絕於耳,於是阿涂跟我就上網找到原歌詞,有趣的是阿涂唱起來反而好笑許多。

3.桂林城市的月光

七月五日晚上既定行程是搭遊船遊兩江四湖,這是桂林院在1999-2002年做的總體規劃,要把桂林市推向全世界,於是把市內的兩江(桃花江、漓江)四湖(杉湖、榕湖、桂湖、木龍湖)串起來,然後仿製世界各國有名的橋型,新建了十三座橋。一路上聽導遊在講,就好比收聽世界最有名的橋錄一般。

遊湖花了一個小時,回程路上我們五個人說說笑笑,想要好好把握閒暇日最後的片刻,在陽橋上遇到一外拉小提琴的表演者,正拉著許美靜的「城市的月光」,琴聲悠揚漫佈在整條橋上,渲染了四周的城市人,而正當我們沉醉在那聲樂中時,他突然停下來,右手緩緩指向天邊,輕聲說:「月亮也露臉了。」

是呀!好些日子沒看過桂林的月亮了,天氣開始轉晴,大水逐漸退去,隔天起我們又要回到魯家村,開始我們第二週的工作了。


4.搶拍的生意

桂林是個觀光的城市,無論是公園、岩洞裡,還是竹筏漂流都有照相點,提供遊客照相服務,七星山公園裡兩隻孔雀被綁在椅子上供遊客拍照,遇龍河漂流時,攝影師主動在各個照相點替遊客留影,船夫把遊客載到沖洗相片的地方,人就溜到一旁休息,最後留下了這張笑開懷的遇龍河漂流留影。反正,哪裡有遊客哪裡就有拍照生意可做。

那天從蘆荻岩洞參觀出來,就立刻被一群賣小笛子、明信片的婦人包圍,一路追趕著我們,從3套明信片10元一路喊價到了5套10元,連我們都為他們捏把冷汗,心想這樣賣有賺到錢嗎?一旁,蓄勢待發的總圖聽到婦人喊出5套10元的價碼時,立刻掏出錢包買了一份。

不過也是有我們送自己上門的時候。七月十三日,我們住在龍勝山寨裡,清晨窗外雞鳴不斷,上山去看當地著名的景點「七星伴月」,吳師傅特別交代我們要在天亮以前上山,好不容易到了山頂,一群人在梯田前面猜來猜去哪個是星、哪個是月,小古說她覺得月指的是天上的月,後來問了店家,才知道星跟月都是梯田的頂處,月是一個水池,其餘的星都有種植作物。吃過早餐,走出寨子,兩位老師殺紅了眼拼命買東西,攤販一直叫劉老師「阿叔,這個項鍊可以買給媳婦,阿叔,這個手環可以買給女兒」最後阿叔不負眾望買了一堆飾品,攤販還開心的送他一大袋辣椒、辣椒醬。

2009年11月24日 星期二

舊港變新城?Kop van Feijenoord的新春天-2009 IFOU工作坊案例與討論過程分享 林依陵、曾惠君


圖1 Kop van Zuid全貌 (照片來源:John Westrik’s IFOU SUMMERSCHOOL 2009 TU Delft Rotterdam–Kop van Zuid)

一、前言

今年四月,所上發出IFOU(International Forum of Urbanism)暑期工作坊的活動公告,在了解此次工作坊的東道國是與台灣國土面積相仿的荷蘭後,同時基於對規劃的熱血與對實務案例的好奇和興趣,我們參加了此次主題式工作坊-「蘭斯塔德的挑戰」(The Randstad Challenge),為這個由荷蘭西部四大城市(阿姆斯特丹、海牙、鹿特丹以及烏得勒支)所環繞的區域,思考經濟、生態、社會文化等議題,並設計日後可執行的方案。主要希望透過此工作坊,進一步了解荷蘭政府、專業組織及學界(主要是台夫特科技大學Delft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如何思考國土規劃與區域發展?其規劃者斡旋於國家、企業及在地居民多者角力競逐時,扮演什麼角色?這些都有助於讓身處台灣的我們,以比較觀點(comparative perspective)進行反身性思考。

此外,在這十天,來自四方的學員們從陌生到熟悉,談話內容也從制式的規劃議題逐漸擴大。我們總是驚喜於彼此國家的文化差異,即使看似具有同質「華」文化的台灣、中國、香港、新加坡,也有大不同的字詞表意、政治立場、經濟背景和文化生態。進行分組作業討論時,則更細緻地凸顯不同的個人關懷、價值取向及學校背景訓練。


工作坊共包含五個設計主題,分別是:(一)蘭斯塔德的協同增效作用(Randstad Synergy)(二)雙子城(Twin city)(三)綠色之心的娛樂活動(Recreation of the Green Heart)(四)海牙濱海區(Den Haag Sea front)(五)Kop van Feijenoord(以下簡稱KvF)。本文將以第五組-亦即我們所在組別-為核心,介紹荷蘭國土計畫與位於鹿特丹南方頂端的舊港口區KvF的關連,並紀錄本小組於討論過程中,指導老師、學生們彼此理念分合的協商過程 ,以分享在處理規劃議題時所呈現的多元文化與價值,和幾經磨合、碰撞產生的火花與成果。

二、荷蘭國土計畫介紹

全球化時代的來臨,荷蘭政府為趕上歐洲國與國之間大都會的彼此競爭,結合國內四大城市,包括阿姆斯特丹、海牙、鹿特丹以及烏得勒支,形成一個城市群聚的區域,稱之蘭斯塔德(Randstad)。作為一個國家期待的生財工具,政府期待不只是對內地結合各城市彼此間的協同合作,以不同優勢發揮吸引力,並建立內部穩固的城市網絡規模,更重要的是提升在國際上的競爭力。此外,除了經濟因素,荷蘭國土計畫主要受到氣候變遷影響,素來與海爭地的荷蘭,近年來改變舊有的「爭地」思維,試圖將空間發展融合水管理(water management),同時在生態與文化上做出改變。

在這些大前提下,荷蘭在空間上的發展分為幾個階段作為國家重點項目。第一代國家重點項目從一九八八年開始,目標在以區域-國家的經濟發展增加國際競爭力,並為轉型成「公私合營的操作模式(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s, PPP)」而準備,如Kop van Zuid則是這個時期的發展項目。第二代國家重點項目從一九九五年開始,目標是提升交通的便捷度,以強化跨區域城市間的網絡關係;並且在既有公私合營的基礎下,「擴大整合性區域開發 (integrated area development)」,如阿姆斯特丹南邊軸線的發展。第三代國家重典項目從二00九年開始,目標在結合水管理與城市空間發展,並以蘭斯塔德2040的遠景為國家的整體發展想像努力,發展區域也就是本次主題式工作坊所設計的五個主題。

三、Kop van Feijenoord

工作坊開始後的第二、第三天,主辦單位讓大家實地走訪五個設計主題地點。KvF是位於鹿特丹南方頂端Kop van Zuid的其中一塊區域,在正式進入KvF區域前,我們參觀由海事博物館展出的”SS Rotterdam”相關資訊,以瀏覽其歷史脈絡。藉由認識這艘荷蘭最後的國家船隻(ship of the state),我們知道鹿特丹的舊有/既有港口地位已不可同日而語;身為十九世紀末期世界最大的港口區之一,一世紀後,它正面臨需要轉變的契機,而荷蘭政府的整體規劃,則是希望將此區域發展成為一個新的現代化城市。

圖2 SS Rotterdam參觀處


圖3 SS Rotterdam


作為第一代國家重點項目之一的Kop van Zuid,國家希望它刺激區域與國家層面的經濟發展、港口閒置空地的更新與再利用,並且促進國際競爭力,成為吸引企業、商辦、高品質的住宅、購物休閒與文化設施的首選之地。因此,荷蘭政府以天鵝橋(Erasmusburg)連結南北兩側,試圖打造Kop van Zuid成另一個新中心(new centrality)(見圖4)。天鵝橋興建完工後,便利的交通成功吸引外商進駐,圍繞河口Rijnhaven興建的多是高層辦公大樓,周圍是筆直的道路,幾乎不見小型商店。

圖4 上方為天鵝橋(Erasmusburg)與圍繞河口Rijnhaven興建的高層辦公大樓,荷蘭政府企圖將這裡打造成鹿特丹的另一個新中心(照片來源:王秋元〈荷蘭的國土規劃體系與文化的演變-面向荷蘭蘭斯塔德 Randstad Holland 2040〉)

參觀完”SS Rotterdam”及河口區辦公高樓的環境後,我們開始走踏、體驗這裡的住宅環境。第一塊區域是KvF較為新進、富裕的社區,直接的意象感受是建築設計舒適、摩登。學生們普遍對於突出於屋體的透明玻璃陽台設計讚不絕口,認為坐在玻璃房內,一邊享受陽光、一邊慵懶看書的當地人擁有很高的生活品質。各個透明窗就像一個小櫥窗,幾乎每戶人家都用心打點裝飾,看起來美不勝收。相較於第一塊區域,第二塊區域是舊發展的區塊,這裡的房屋設計相對封閉,兩者明顯不同。僅就外來者的城市體驗來說,這兩塊區域彷彿是互相獨立,而橫跨於中間的Binnenhaven運河,更是將兩塊區域硬生切割開來。

圖5 紫色為第一塊區域,藍色為第二塊區域。黑色線為運河。



圖6 第一塊區域(西側、富裕區)取景

圖7 第二塊區域(東側、貧窮區)取景


在KvF裡,仍然可以看見舊港口區的房屋設計結構與規劃邏輯。這些舊有的基礎設施,如港口、火車鐵道、商業紀念館(Entrepot building, de Hef及Old Tramhuis)決定了這個區域西(第一塊區域)、東(第二塊區域)兩側的發展取向。在興建鐵軌系統時,大部分的房子遭到破壞而沒有重新興建,導致這些毀壞的地方變成這個區域中的「大破洞」。在這裡,東西兩側因經濟收入、房屋形式導致許多社會問題。因此,這個小 組的主要設計在於解決東西差異,以融合的方式,製造機會改善KvF的鄰里關係,主要的議題如:房屋形式的整合與差異、住房集中化、公共空間的活化等。 我們的討論主要針對:如何增強Kop van Zuid作為鹿特丹後備城市的新集中性,以及如何以整合的都市主義取向,改善鄰里的生活品質。


四、一場規劃爭奪遊戲及最終成果

在短短十天內,工作坊的成員其實沒有足夠時間,從發展定義到現代性城市應該具備什麼做幾場好的辯論。但本著工作坊互相分享、尊重專業的精神,以及必要的分工才得以滿足期限報告產出的要求底下,本組又分成「開放空間」、「河岸空間」、「交通研究」與「建築設計」四個子小組,九位學生依各自興趣選擇主題進行較仔細的規劃與設計。 進行各自分工前,我們針對KvF發表各自想法,並試圖達成一總體規劃設計的共識,幾經論戰後,確認標題為「縫合破碎的kop van Zuid」(Bridging the Island: Kop van Zuid)。在這點共識之下,各子小組完成對於KvF的規劃想像。


有趣的是,指導老師Hendrik Tieben設計了組內「仿競圖」活動。這個小活動讓子小組們使出渾身解數,以各自專才、關懷取向及學校背景訓練,爭取「偽主權」。以建築和設計見長的組員,關注焦點是交通的串連與新型房屋的建立。他們認為,由於目前KvF的南北垂直/聯外交通工具較多,東西兩側的內部連結反而相對較少,為串連起富裕區與貧窮區,使兩方有機會彼此接觸,唯有加強橫向交通工具,才能解決疏離等社會問題。同時,在運河沿岸的空地建立建築形式特殊的廠辦,以吸引外資進駐,如此可以活化此區的經濟,而新現代城市的成立才有其契機。


來自城鄉所的我們負責「開放空間」,我們關注的是西側第二塊區域貧窮區的內在潛力更勝於已具有基本競爭力的東側沿岸區;我們以為沿岸區具備港口交通的優點,自然有合適的廠商進駐。因此,決定處理「開放空間」議題的當日午後,我們帶著簡易的紀錄工具(相機、繪圖紙)重遊Kop van Zuid。不同於團體出遊的方式,這趟小旅行更趨於當地漫遊,讓我們更有機會挖掘到當地的潛力,看到許多私角落。

圖8 第二塊區域社區內塗鴉

圖9第二塊區域社區街道的兒童遊戲塗鴉

對於發展的定義,我們認為並不單指經濟上的表現,而是擴指在地的品質與文化。相對於關注在交通的連結,我們更重視的是,思考第二塊相對貧窮區的文化與合適發展的產業是什麼。藉此,該地區就有機會靠著在地特色,與當地的地方認同,而發展出更特別的成長效應。

組內「仿競圖」活動結束後,Professor Tieben建議我們將努力成果共同呈現,使期末簡報時本組有的不只是紙上的畫圖作業,也有在地漫遊後的紀錄與觀察。同時在一致性原則下,展現本組多軌並行與資源分配的方案,讓與座老師及前來共審的荷蘭政府官員看見有別於本國的設計想法。


五、學習心得

此次工作坊,讓我們更看見城鄉所獨特之處。不僅在訓練方式上與一般的設計規劃學院有很大的不同,更重要的是,我們重視思考的辯證過程,也重視歷史脈絡和在地的想法,換句話說,就是我們相信空間與人不是分開想像的,而建築師與規劃師扮演的角色不是明星、奇才,也不是挾帶著「專業知識」進入社區、拯救環境的英雄,而是處理居民與政府、企業的中介角色,是具有人文關懷的「專業通才」。最顯著的差異大概是,在規劃的過程裡,我們一直認為對於當地的瞭解尚未足夠,僅能依照三次的現地漫遊與歷史資料的閱讀來理解居民需求,而其他組員顯然覺得我們的「擔憂」是庸人自擾。


然而,雖然城鄉所重視脈絡的教育,使得閱讀世界的視角相對特別,但是我們也發現,建築專業背景的同學往往能以快速的繪圖技巧,將抽象的概念表現出來,在討論過程中大大的減輕語言未能盡善表達的缺點。由於不同背景的聚集,使得我們各自彌補不足,當我們以言說論述展現地方的特色與發展要點時,同組組員則以繪圖技巧和對美感的敏銳,具象化的呈現我們挖掘出的在地潛力。或許這也是我們能激發出美麗火花的最重要因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