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24日 星期二

舊港變新城?Kop van Feijenoord的新春天-2009 IFOU工作坊案例與討論過程分享 林依陵、曾惠君


圖1 Kop van Zuid全貌 (照片來源:John Westrik’s IFOU SUMMERSCHOOL 2009 TU Delft Rotterdam–Kop van Zuid)

一、前言

今年四月,所上發出IFOU(International Forum of Urbanism)暑期工作坊的活動公告,在了解此次工作坊的東道國是與台灣國土面積相仿的荷蘭後,同時基於對規劃的熱血與對實務案例的好奇和興趣,我們參加了此次主題式工作坊-「蘭斯塔德的挑戰」(The Randstad Challenge),為這個由荷蘭西部四大城市(阿姆斯特丹、海牙、鹿特丹以及烏得勒支)所環繞的區域,思考經濟、生態、社會文化等議題,並設計日後可執行的方案。主要希望透過此工作坊,進一步了解荷蘭政府、專業組織及學界(主要是台夫特科技大學Delft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如何思考國土規劃與區域發展?其規劃者斡旋於國家、企業及在地居民多者角力競逐時,扮演什麼角色?這些都有助於讓身處台灣的我們,以比較觀點(comparative perspective)進行反身性思考。

此外,在這十天,來自四方的學員們從陌生到熟悉,談話內容也從制式的規劃議題逐漸擴大。我們總是驚喜於彼此國家的文化差異,即使看似具有同質「華」文化的台灣、中國、香港、新加坡,也有大不同的字詞表意、政治立場、經濟背景和文化生態。進行分組作業討論時,則更細緻地凸顯不同的個人關懷、價值取向及學校背景訓練。


工作坊共包含五個設計主題,分別是:(一)蘭斯塔德的協同增效作用(Randstad Synergy)(二)雙子城(Twin city)(三)綠色之心的娛樂活動(Recreation of the Green Heart)(四)海牙濱海區(Den Haag Sea front)(五)Kop van Feijenoord(以下簡稱KvF)。本文將以第五組-亦即我們所在組別-為核心,介紹荷蘭國土計畫與位於鹿特丹南方頂端的舊港口區KvF的關連,並紀錄本小組於討論過程中,指導老師、學生們彼此理念分合的協商過程 ,以分享在處理規劃議題時所呈現的多元文化與價值,和幾經磨合、碰撞產生的火花與成果。

二、荷蘭國土計畫介紹

全球化時代的來臨,荷蘭政府為趕上歐洲國與國之間大都會的彼此競爭,結合國內四大城市,包括阿姆斯特丹、海牙、鹿特丹以及烏得勒支,形成一個城市群聚的區域,稱之蘭斯塔德(Randstad)。作為一個國家期待的生財工具,政府期待不只是對內地結合各城市彼此間的協同合作,以不同優勢發揮吸引力,並建立內部穩固的城市網絡規模,更重要的是提升在國際上的競爭力。此外,除了經濟因素,荷蘭國土計畫主要受到氣候變遷影響,素來與海爭地的荷蘭,近年來改變舊有的「爭地」思維,試圖將空間發展融合水管理(water management),同時在生態與文化上做出改變。

在這些大前提下,荷蘭在空間上的發展分為幾個階段作為國家重點項目。第一代國家重點項目從一九八八年開始,目標在以區域-國家的經濟發展增加國際競爭力,並為轉型成「公私合營的操作模式(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s, PPP)」而準備,如Kop van Zuid則是這個時期的發展項目。第二代國家重點項目從一九九五年開始,目標是提升交通的便捷度,以強化跨區域城市間的網絡關係;並且在既有公私合營的基礎下,「擴大整合性區域開發 (integrated area development)」,如阿姆斯特丹南邊軸線的發展。第三代國家重典項目從二00九年開始,目標在結合水管理與城市空間發展,並以蘭斯塔德2040的遠景為國家的整體發展想像努力,發展區域也就是本次主題式工作坊所設計的五個主題。

三、Kop van Feijenoord

工作坊開始後的第二、第三天,主辦單位讓大家實地走訪五個設計主題地點。KvF是位於鹿特丹南方頂端Kop van Zuid的其中一塊區域,在正式進入KvF區域前,我們參觀由海事博物館展出的”SS Rotterdam”相關資訊,以瀏覽其歷史脈絡。藉由認識這艘荷蘭最後的國家船隻(ship of the state),我們知道鹿特丹的舊有/既有港口地位已不可同日而語;身為十九世紀末期世界最大的港口區之一,一世紀後,它正面臨需要轉變的契機,而荷蘭政府的整體規劃,則是希望將此區域發展成為一個新的現代化城市。

圖2 SS Rotterdam參觀處


圖3 SS Rotterdam


作為第一代國家重點項目之一的Kop van Zuid,國家希望它刺激區域與國家層面的經濟發展、港口閒置空地的更新與再利用,並且促進國際競爭力,成為吸引企業、商辦、高品質的住宅、購物休閒與文化設施的首選之地。因此,荷蘭政府以天鵝橋(Erasmusburg)連結南北兩側,試圖打造Kop van Zuid成另一個新中心(new centrality)(見圖4)。天鵝橋興建完工後,便利的交通成功吸引外商進駐,圍繞河口Rijnhaven興建的多是高層辦公大樓,周圍是筆直的道路,幾乎不見小型商店。

圖4 上方為天鵝橋(Erasmusburg)與圍繞河口Rijnhaven興建的高層辦公大樓,荷蘭政府企圖將這裡打造成鹿特丹的另一個新中心(照片來源:王秋元〈荷蘭的國土規劃體系與文化的演變-面向荷蘭蘭斯塔德 Randstad Holland 2040〉)

參觀完”SS Rotterdam”及河口區辦公高樓的環境後,我們開始走踏、體驗這裡的住宅環境。第一塊區域是KvF較為新進、富裕的社區,直接的意象感受是建築設計舒適、摩登。學生們普遍對於突出於屋體的透明玻璃陽台設計讚不絕口,認為坐在玻璃房內,一邊享受陽光、一邊慵懶看書的當地人擁有很高的生活品質。各個透明窗就像一個小櫥窗,幾乎每戶人家都用心打點裝飾,看起來美不勝收。相較於第一塊區域,第二塊區域是舊發展的區塊,這裡的房屋設計相對封閉,兩者明顯不同。僅就外來者的城市體驗來說,這兩塊區域彷彿是互相獨立,而橫跨於中間的Binnenhaven運河,更是將兩塊區域硬生切割開來。

圖5 紫色為第一塊區域,藍色為第二塊區域。黑色線為運河。



圖6 第一塊區域(西側、富裕區)取景

圖7 第二塊區域(東側、貧窮區)取景


在KvF裡,仍然可以看見舊港口區的房屋設計結構與規劃邏輯。這些舊有的基礎設施,如港口、火車鐵道、商業紀念館(Entrepot building, de Hef及Old Tramhuis)決定了這個區域西(第一塊區域)、東(第二塊區域)兩側的發展取向。在興建鐵軌系統時,大部分的房子遭到破壞而沒有重新興建,導致這些毀壞的地方變成這個區域中的「大破洞」。在這裡,東西兩側因經濟收入、房屋形式導致許多社會問題。因此,這個小 組的主要設計在於解決東西差異,以融合的方式,製造機會改善KvF的鄰里關係,主要的議題如:房屋形式的整合與差異、住房集中化、公共空間的活化等。 我們的討論主要針對:如何增強Kop van Zuid作為鹿特丹後備城市的新集中性,以及如何以整合的都市主義取向,改善鄰里的生活品質。


四、一場規劃爭奪遊戲及最終成果

在短短十天內,工作坊的成員其實沒有足夠時間,從發展定義到現代性城市應該具備什麼做幾場好的辯論。但本著工作坊互相分享、尊重專業的精神,以及必要的分工才得以滿足期限報告產出的要求底下,本組又分成「開放空間」、「河岸空間」、「交通研究」與「建築設計」四個子小組,九位學生依各自興趣選擇主題進行較仔細的規劃與設計。 進行各自分工前,我們針對KvF發表各自想法,並試圖達成一總體規劃設計的共識,幾經論戰後,確認標題為「縫合破碎的kop van Zuid」(Bridging the Island: Kop van Zuid)。在這點共識之下,各子小組完成對於KvF的規劃想像。


有趣的是,指導老師Hendrik Tieben設計了組內「仿競圖」活動。這個小活動讓子小組們使出渾身解數,以各自專才、關懷取向及學校背景訓練,爭取「偽主權」。以建築和設計見長的組員,關注焦點是交通的串連與新型房屋的建立。他們認為,由於目前KvF的南北垂直/聯外交通工具較多,東西兩側的內部連結反而相對較少,為串連起富裕區與貧窮區,使兩方有機會彼此接觸,唯有加強橫向交通工具,才能解決疏離等社會問題。同時,在運河沿岸的空地建立建築形式特殊的廠辦,以吸引外資進駐,如此可以活化此區的經濟,而新現代城市的成立才有其契機。


來自城鄉所的我們負責「開放空間」,我們關注的是西側第二塊區域貧窮區的內在潛力更勝於已具有基本競爭力的東側沿岸區;我們以為沿岸區具備港口交通的優點,自然有合適的廠商進駐。因此,決定處理「開放空間」議題的當日午後,我們帶著簡易的紀錄工具(相機、繪圖紙)重遊Kop van Zuid。不同於團體出遊的方式,這趟小旅行更趨於當地漫遊,讓我們更有機會挖掘到當地的潛力,看到許多私角落。

圖8 第二塊區域社區內塗鴉

圖9第二塊區域社區街道的兒童遊戲塗鴉

對於發展的定義,我們認為並不單指經濟上的表現,而是擴指在地的品質與文化。相對於關注在交通的連結,我們更重視的是,思考第二塊相對貧窮區的文化與合適發展的產業是什麼。藉此,該地區就有機會靠著在地特色,與當地的地方認同,而發展出更特別的成長效應。

組內「仿競圖」活動結束後,Professor Tieben建議我們將努力成果共同呈現,使期末簡報時本組有的不只是紙上的畫圖作業,也有在地漫遊後的紀錄與觀察。同時在一致性原則下,展現本組多軌並行與資源分配的方案,讓與座老師及前來共審的荷蘭政府官員看見有別於本國的設計想法。


五、學習心得

此次工作坊,讓我們更看見城鄉所獨特之處。不僅在訓練方式上與一般的設計規劃學院有很大的不同,更重要的是,我們重視思考的辯證過程,也重視歷史脈絡和在地的想法,換句話說,就是我們相信空間與人不是分開想像的,而建築師與規劃師扮演的角色不是明星、奇才,也不是挾帶著「專業知識」進入社區、拯救環境的英雄,而是處理居民與政府、企業的中介角色,是具有人文關懷的「專業通才」。最顯著的差異大概是,在規劃的過程裡,我們一直認為對於當地的瞭解尚未足夠,僅能依照三次的現地漫遊與歷史資料的閱讀來理解居民需求,而其他組員顯然覺得我們的「擔憂」是庸人自擾。


然而,雖然城鄉所重視脈絡的教育,使得閱讀世界的視角相對特別,但是我們也發現,建築專業背景的同學往往能以快速的繪圖技巧,將抽象的概念表現出來,在討論過程中大大的減輕語言未能盡善表達的缺點。由於不同背景的聚集,使得我們各自彌補不足,當我們以言說論述展現地方的特色與發展要點時,同組組員則以繪圖技巧和對美感的敏銳,具象化的呈現我們挖掘出的在地潛力。或許這也是我們能激發出美麗火花的最重要因素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