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所見所思魯家村
(一) 地景描述
地景(landscape)源自十五世紀德文中的landschaft,意指一塊土地、地上的房屋聚落以及環繞周圍的荒野。隨著十六世紀的荷蘭地景畫派(landscape genre;用傳統漢語就是山水畫)大師影響所及,這個字在引進英文的時候加進相當的視覺及空間想像意味。魯家村的地景描述主要是指空間形式和人們生活之間的互動與情感記憶。
1.村入口
魯家村西近芳蓮嶺,東臨桃花江,從江對岸看聚落似是屏障著山高水浚,壩堤被淹沒的洪泛時期更有水上孤島之貌。緊臨江邊的房舍是對外的門面,有斜頂中脊的老房立面,也有三樓平頂的新建築,但最搶眼的莫過於農家樂大型的彩色招牌,而蜿蜒的魯家壩更像是通往魯家村的引線,誘導著人們走過江面、進入聚落的世界。
2.壩
魯家壩是魯家村唯一連結主要幹道的通道。壩堤橫跨80公尺的桃花江面,全長約100公尺,呈S型,壩面寬約3公尺,離江面約兩公尺。村民透過壩堤來往於村子與桂林市之間,一條江隔著城與鄉的差異,行走其上不禁想緩下腳步,觀賞一邊平靜、一邊湍急的江水,也看看村民蹲在壩上釣魚。在每年雨季時,桃花江邊的魯家村偶爾會發生「淹沒」石壩的情景。魯家壩的形式特別,1982年拍攝的《西遊記》曾在此取景,拍攝孫悟空前往借芭蕉扇的橋段。
3.豆芽灣
豆芽灣是荷葉地與岸邊的緩衝空間,範圍包括壩邊水車遺址、臨江臺階、臺階上空地與槐樹下石桌椅。豆芽灣為村子連接壩堤最直接的位置,遂形成魯家村公共的活動空間,也是村子與江水關係最密切的區塊,孩子於間奔跑嬉鬧、大人打牌聊天、村民也會在臨近江水的臺階洗刷衣服、有者也會把剛剛從田裡摘取的蔬菜拿到江邊沖洗、老人們閒步徘徊,觀望著來往的食客遊人,而漁產食貨也在此地卸載。
4.槐樹下空間
百年老槐樹位於上荷葉地巷道前方的一隅,見證魯家村的興衰歷史。槐樹樹幹中心已成空洞,但仍靠薄樹皮維持著綠意盎然,孩子們總喜歡在樹洞間穿梭攀爬。槐樹旁排列著幾十塊石碑文,描寫著桃花江與魯家村的宜人景致。槐樹下的石桌椅是村民休憩、打牌、聊天的好地方,村中青少年也喜歡聚集在石椅下講鬼故事,不同世代的村民共同蒙受著百年老樹的庇蔭。
5.水井
水井位在魯家村西北約400公尺的山腳下,水源來自天然湧泉,經水井彙集後再流往魯家村的田地圳溝。水井形狀猶如一隻蝌蚪,隱身在荒煙蔓草之中,草長及胸,不見通道。井邊在過去是魯家村民發豆芽的地方之一,不發豆芽後被闔家村民改為洗衣空間,但今已無人使用,只剩加蓋的水泥洗衣槽留在井旁。在豪雨成災時,大量的雨水將淹沒水井,從高處往下看,水井也仿佛消失在臨時因雨水也成形的湖雨中。
6.中央水圳(低地匯水)
中央水圳是魯家、張家、合家的稻田間主要的灌溉水圳,水源來自芳蓮嶺,在水井附近分叉成南北兩路,北路一直通往張家村,南路則經由魯家村南方注入桃花江。水圳是田間地勢最低的地方,形成低地匯水,平時為灌溉渠道,洪泛時則成為河流,甚至可以行船。水道邊常可見到釣魚的人們,尤其在淹水後此景更盛,因為趁水逃出魚塘的魚兒特別多。
7.祖墳地
祖墳地位於魯家村西北約500公尺,步行約20分鐘,在水井與山坳地之間,村民稱它為「蓮寺」。墳墓分佈在略高於平地的山腰間,散落在低矮樹叢中,與灰禿的岩石峭壁有和諧的搭配,凝結成靜謐的氣氛。每年清明節,魯家村十六歲以上的男丁會前來祭祖、整理環境。
8.水上吃飯空間
沿江的三家農家樂桃花閣、大鄉巴與長樂分別往江上尋找營業的空間,有加蓋的水泥平面,也有水上綁住的船屋,為前來的食客增添了幾分閒情雅致。在泥地上用餐最能近距離靠近江水,那覆蓋江岸的大片竹林剛好贈與了清涼;在船屋上用餐則有另一番感受,搖盪的船體不時嘎嘎作響,彷佛置身漂泊的漁船。入夜後店家沿岸點起了紅燈籠,「江楓漁火」之中依舊人聲鼎沸。
9.荷葉地
桃花江西岸每逢大雨即淹水,村落幾乎散布在山腳邊高地,唯獨魯家村能臨岸建屋,倚仗的便是荷葉地高起的地勢。荷葉地是西北-東南走向的長型區塊,聚落房舍也順勢形成,爾後隨著人口增加才逐漸往荷葉地外擴建。荷葉地上有三條狹窄的主要通道,也是地下水道的線路,曾經荷葉地有環村水渠,但今只能依稀辨認。魯家村的老人大都還居住在荷葉地上,已對此產生無法切割的情感。
10.荷葉地上的老房子
抗戰時期魯家全村燒毀,戰後村民用兵工廠遺留的建材修補毀壞的屋舍。今日尚存的老房子散佈在荷葉地上,有最原始的土角厝,也有磚造平房,還有一棟保留了檩樑式的木造結構。大部份的老房子已無人居住,但都曾被作為磨豆腐的空間,有些石磨仍在,這些保留過去村中生活形式的記憶正是老房子存在的價值。
11.水車
在壩堤進入魯家村的入口左側岸邊,可見一人工渠道,長約8公尺,寬約1公尺,半身隱沒在江水之中,滔滔水勢從間流過。以前這渠道上架有三輛大水車,將江水打上落差三米的高地,引入環村的水道中,提供了村中的及部分灌溉用水。今日環村渠道已失去功能,水車也不見蹤影,但在村民的記憶中仍有水車轉動引水的畫面。
12.知青房
知青房是紅磚建築,屋寬近20公尺,正面僅有兩扇門及兩扇窗,其位置並不在荷葉地上。知青房是文革時期為知識青年下鄉勞見的居住地,但這段歷史並沒有被村中大部分孩子知悉。今日的知青房已改為豬圈,黑暗的室內空間隔了幾道矮牆,圈住了幾條豬隻,散溢的屎臭味令人難以想像曾經被歷史寫下的過去。
13.洪泛景觀(合併洪泛農田景觀、淹水地景)
喀斯特地質不吸水,每逢雨季大水來得快、去得也快,連日豪雨桃花江便淹沒了沿岸低地,僅有荷葉地與高起地區倖免。魯家村的稻田在洪泛時期成了汪洋一片,稻作魚塘全部被水吞噬,村民甚至在高地邊放置竹筏作為交通工具。等水退去後,從稻作折腰傾斜的方向以及滿田的汙泥便可知道大水當時的威力。
14.淹水回家的路
雨落三日就使桃花江水位高過了壩堤,魯家村對外唯一通道遭滅頂,只能從村子西方的田埂路通往合家村、張家村,再接到桂林的幹道。大雨中可見批一身雨衣的村民推著載貨三輪車,步行在積水泥濘的小路間,好不辛苦。但相較於直接冒險涉水過壩堤,田埂路還是安全許多。
15.大鄉巴
大鄉巴位於村入口右側, 是由外資程先生見魯家村齊心修壩,深受感動而出資興建作文化室,後經村民大會決定將空間出租做農家樂使用,並做為日後舉辦村民大會的場所。來自桂林市區的饕客絡繹不絕,入夜後燈火通明、人聲鼎沸,村民大會常遲至十點用餐客人散盡後才召開,開會時不僅室內爆滿,由於建物窗子大且低,窗外又有石桌、石椅,外頭聚集許多關心的民眾,村民直言「這裡是魯家村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16.小賣部
小賣部位於大鄉巴後方,是村內唯一的商店,販賣食品、菸酒、日常用品等,常有村民聚集在此聊天、打電玩。建物西北、西南面各有開口,西北面開口較大,兩側貼著顯眼的大型酒品廣告,西南面外側擺有一板凳,上有大樹可遮蔭,小賣部老闆常在此乘涼,也因此常有客人在西北面等老闆從另一開口進入結帳。
17.山坳
祖墳地再往西行有塊三面環山的山坳地,入口更有左右兩座山丘鎮守,地型之特殊,連風行到此地都不得不靜止,周圍景緻由灰色稜角石灰岩與深綠灌木叢交織而成,既茂密又光禿。要從魯家村到山坳地必須先橫過稻田、經過水井、再披荊斬棘穿越一段雜草路,費上半小時之多才能到達。山坳地裡特別安靜,呼喊聲可在三壁間迴響不絕於耳,頗有修行秘境之感。
18.集體魚塘
位於荷葉地西邊的20畝魚塘是魯家村共有的集體魚塘,目前出租給一位村民養魚,租金屬集體資金。魚塘兩邊有民宅建築,一樓臨水這面有廊道的設計,還有幾處台階下到水面。魚塘給人感覺相當寧靜,水紋平緩,倒映著魯家村舍與遠處的芳連嶺,上下相接形成閒適的田園景觀,不時還有村民撐著竹筏划過,好不悠然。
(二) 議題的確認
經過幾天魯家村的調查研究,初步討論將零散的子議題歸納為四大議題,分別是土地、產業、生活狀態、水,並且探討議題之間的關係(如下頁圖)。有別於傳統規劃中列舉各項範疇,並逐一搜集資料的作法,我們稱此為「反芻的過程」。就像乳牛為了生產足夠的牛奶,而不斷反芻牧草。藉由不斷的反芻,有助於釐清思路,對於魯家村的了解就不會只停留在表面層次。
魯家村議題初步關係
在議題討論過程中,我們發現一件有趣的事:如果以不同的角度切入,會產生不同的核心議題。一開始的討論,因為發現許多子議題的關係鏈都與產業有關,所以會認為「產業」是魯家村的核心議題。然而經過不斷的「反芻」,魯家村依傍桃花江而居的特點、灌溉水渠對於生產的重要性,以及依附著水而衍生出的生活模式改變了我們原先的思維,從新將「水」定位成魯家村的核心議題(如下圖)。
以水為核心議題的關係圖
1.水資源議題
魯家村座落在桃花江的岸邊,以至於居民的日常生活空間與水息息相關,包括了洗衣階梯、餐船、石壩、小竹筏等等。村子後方的灌溉水渠也是農業生產的重要水源。桃花江到了洪泛季節也會暴漲,但是魯家村特殊的「荷葉地」地形,讓村裡大部份的人免於水患之苦。魯家村村民就在這樣的自然條件下,與水維持協調的關係。
然而魯家村的水資源正面臨著許多挑戰,甚至可能影響未來魯家村村民與水之間的協調生活模式。在桃花江的中上游沿岸設置了許多工廠,工業廢水讓桃花江已不像往日那般清澈,也看不到小孩子在桃花江畔玩水嬉戲。從前魯家村著名的豆腐產業也是因為水質良好的關係。桃花江的水質汙染可能會重創魯家村未來的發展,不得不嚴肅面對。
魯家村複雜的水系統,形構了村民的生活模式,同時也是奠基魯家村永續發展的重要基礎。掌握魯家村水資源經營的方向,就等同於掌握了魯家村的核心發展方向。
2.土地政策與村集體議題
政策是改變土地權屬的重要因素。解放之前土地皆為私有,個人擁有使用權,可自由買賣。人民公社時期,土地為國家所有,必須集體生產與分享收穫,土地不得流轉。1981分產到戶後,土地為村集體所擁有,村集體與個人擁有使用權,收成歸自己所擁有,但是土地仍然不能流轉,因此會有家戶人多田少或土地太多的問題。未來政策若開放賣使用權,地貌可能會產生巨大的改變。
土地政策與村集體是魯家村未來發展的重要因素。土地政策使人民無土地擁有權,因此村子未來的重大發展,包括硬體設施的擴建和產業的轉型,有賴於村集體的判斷與作為。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村委會組織法十九條,涉及村民利益的下列事項,村民委員會必須提請村民會議討論決定,方可辦理:
1).鄉統籌的收繳方法,村提留的收繳及使用;
2).本村享受誤工補貼的人數及補貼標準;
3).從村集體經濟所得收益的使用;
4).村辦學校、村建道路等村公益事業的經費籌集方案;
5).村集體經濟項目的立項、承包方案及村公益事業的建設承包方案;
6).村民的承包經營方案;
7).宅基地的使用方案;
8).村民會議認為應當由村民會議討論決定的涉及村民利益的其他事項。
由此可知,村的經營發展與居民的參與息息相關。所以魯家村的發展不只牽涉環境的實質,更關係到魯家村村民與村集體之間的互動關係。如果村集體無法形成居民的共識,那麼發展將窒礙難行。
3.生活狀態議題
過去的魯家村豆腐業盛行,因為必須趕在早上去市場賣豆腐,家家戶戶幾乎都要半夜三點起來磨豆漿,做出最新鮮的豆腐。另外還包括了孵豆芽以及農田的工作。然而今日村中中年或年輕一輩多是在外打工或就學,所以白天村中活動人口較少,從前工作的集體經驗已經在生活狀態的變遷下逐漸淡化。村中新興的農家樂餐廳為魯家村帶來許多的人潮與經濟收入,村中也有部分年輕人願意回村裡幫忙餐廳的工作,形成集體記憶新的轉變。
未來在兩江四湖的旅遊計畫下,將擴大發展旅遊產業。現在與過去的產業在魯家村留下生活的軌跡,這些都可以作為未來發展觀光產業的資源。然而,為了發展觀光,居民現有生活形態也會發生改變。魯家村的村民必須有此自覺,過去那些生活模式是否會因為觀光發展而消失,又或者是能夠形成魯家村的主體意識,使原有的生活型態與觀光發展做適宜的結合。
4.地方產業的限制
根據村民口述,魯家村原本世世代代以耕作、讀書為主,磨豆腐、發豆芽為副業。但抗戰過後,村莊嚴重毀壞,生產凋敝,加上人多田少,種田無法維持生計,因此磨豆腐與發豆芽漸成村人維生的主要產業。而後,桃花江的水質受到污染,發豆芽的盛景不再,部分勞動力出外打工、或經營農家樂。
現在村中做豆腐的人家只剩七戶,豆腐提供給城裡的大飯店,像是桂山、台聯,或是到菜市場販賣及賣給農家樂。一位村民說,每天做50塊豆腐到菜市販賣,一塊五毛錢,生意好可以早點收攤,生意不好則賣到中午12點。若有飯店訂貨則另外增加產量。
在桃花江上游開起工廠與飼養場之後,水質變得污濁,使原本桂林三個種豆的地方(魯家、甲山、丁字街)只剩甲山還有生產。雖然現在一些工廠倒閉,水變得清一點,但是水質已經不能孵豆芽了。加上老人家年歲已大,長期泡在水裡易患風濕病,所以魯家村已經沒有人在做了。
近年來魯家村開始經營農家樂(餐館),至今共有7家,其中一家是外資租用文化室開設,其他都是村民利用自己住家開設。由於年輕人在外謀職困難,部分回來開餐館,村裡中老年人也在餐館幫忙。除冬天是旅遊淡季外,春、夏、秋三季基本上皆生意興隆。
魯家村現在的經濟收入,高比例是來自於農家樂餐館。然而,如果農家樂餐館希望持續經營,並且產生更大的發展機會,那麼就不能忽略其他產業的重要性,例如農家樂餐廳的特色與地方的豆腐產業有著密切的關係,如果豆腐產業逐漸式微,農家樂餐廳發展的可能性就會受到影響。
要解決地方產業的問題,必須從不同層面著手。例如桃花江水質改善、土地經營、現有產業的活化等等。每種項目處理起來都是艱鉅的難題。
5.魯家壩的保存議題
魯家村位於江邊,入村需先橫渡桃花江,因此魯家壩是村民進入家園的重要通道。魯家壩同時也起到了控制江水流速的作用,它讓壩的上游形成平靜的江面,居民得以進行日常的用水活動。
魯家壩外形特殊,曾經是「西遊記」電視劇的取景地點;從過去魯家村民齊心建壩的歷史,也可以反映村民情感凝聚的意義。
兩江四湖指揮部為了擴展遊船的範圍,讓桃花江面也能走大型的船隻,可能會拆除桃花江上的所有壩堤,其中也包括了魯家壩,魯家壩的保存議題因此被突顯。
保留魯家壩的前提,是藉由桃花江旅遊定位的不同,創造出有別於兩江四湖大型遊船的另一種遊船型態,並藉此保留魯家壩的原狀。然而這涉及到許多不確定的因素,例如水位高程、遊船的動線、低地匯水行船的可行性。因此也不得不發展關於「拆壩」與「重新建橋」可能的各種論述,以回應兩江四湖旅遊的各種可能方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