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1日 星期二

教師動態 王志弘 A. 個人經歷與近年從事活動


回顧過去兩年,疲累多於欣喜,煩惱多過自在;簡言之,是個日趨異化的過程。這個趨向與高等教育的結構性轉化有關,在舊體制中成長的人,在適應過程中,不免跌撞。

前兩年,我在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服務,遇上了引發多方爭議的高等教育評鑑、壓力日增的教師評鑑與升等條件,以及持續改善教學品質的要求。不過,這些多少也是令人反思的機會。在準備各項評鑑所需的表報文件、提出教育目標的論述,以及思考課程設計與教學方法的過程中,其實是對於既有教育場域的深刻檢討。當然,為了平順過關,也有不少是表面功夫,多過實質的改善。我自己在這個趨勢下,則是針對世新社會發展研究所的核心課程設計,提出了不少興革事項,也藉此引發學生對學習情境的覺察,設立了每學期舉辦「全所大會」(教師、職員和學生,以及畢業生都能參加,討論比較根本的議題,並凝聚共識)的機制,以補例行所務會議的不足。

在近兩年的討論和推動過程裡,碰觸了許多課題,有些能與城鄉所的情況相互參照。例如,理論思辨、經驗研究和社會實踐如何有更好的關聯,或者說,知識學習和學位論文寫作的要求,與透過實習課(到NGO組織學習)所欲開展的社會實踐動能,兩者如何協調;以及,在學生極度忙碌(忙著打工賺學費和全職工作)且基礎不足(許多人是專科畢業,九成學生不具有社會科學背景)的情況下,如何調整課程以利學生順利學習、及早畢業(不要拖到四五年,最好能三年內畢業)。這些調整過程曲折複雜,意見不一,也不適合在此一一道來。不過,幾個已經展開的實驗,或許對於城鄉所有些參考價值。

首先,也許有點類似過去(也許現在還有,我不知道)給城鄉所非專業背景新生修讀的,暑期初等環境設計課程,我提議了一個「暑期基礎能力訓練班」。這個免費課程,是讓社發所新生可以利用入學前的暑假,讀一些簡單的社會學概論,接觸學習技巧、批判思考的方法,以及很基本的基礎認識論,藉此讓大家熱身,開始適應研究生的學習方式。其次,新開設一門研二上學期的必修課「論文寫作」,希望藉此課程來提醒學生開始構思論文,並產出初步的論文計劃書,商定指導教授。換言之,就是研二上學期就必須面對學位論文,不能拖到三年級之後。

這些做法是否真有效果,當然還有待檢驗。不過,整個討論過程,確實引起了師生對於改善學習和教學策略的關注。除了社發所的課程改革,另一件耗費精力的事情,是我有點無奈的接了文化研究學會的理事長,使得我必須把不少時間心神投注其中,明年初就要辦研討會了,準備事宜還沒齊全,很傷腦筋;連帶的,我的助理也無法專心執行研究案,得去處理不親身接觸就無法想像怎麼會不斷冒出來的各種雜務。於是,雖然我有心想要把研究做得像樣一點(近年來,不知道是否因為評鑑壓力增加、投稿者眾,還是大家的眼界提高了,國內一級期刊的審查日趨嚴格),但依然是以急就章的方式,生產著各種論文。

這些論文,比較多是有關東南亞移民和移工在台灣的城市裡聚集形成的消費空間或族裔地景的研究,或者,用學術一點的概念來說,是探討「族裔化地方」或「族裔領域化」的形構與機制。我的討論分為兩個尺度,一個尺度是族裔地景(往往是幾個街區或一條路段的範圍),另一個尺度是店家(以族裔風味餐廳為主)。除了從經驗上分析這些地方的構成,在理論和實踐方面,這些研究其實是在對應「城市裡的多元文化主義」、「文化公民權」、「族裔劃界」,以及「文化產業」或「象徵經濟」這類我統歸於「文化治理」場域的概念,也涉及了中下階層群體於都市謀生的「族裔經濟」策略。

已經發表的相關論文如下:

王志弘,2006.03,〈移∕置認同與空間政治:桃園火車站週邊消費族裔地景研究〉,《台灣社會研究季刊》61: 149-203。
王志弘,2008.01,〈族裔–文化經濟、謀生策略與認同協商:台北都會區東南亞風味餐飲店個案研究〉,《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報》39: 1-44。
王志弘、沈孟穎,2009.03,〈疆域化、縫隙介面與跨國空間:台北市安康市場「越南街」族裔化地方研究〉,《台灣社會研究季刊》73: 119-166。
王志弘、沈孟穎、林純秀,2009.04,〈族裔公共空間的劃界政治:台北都會區外圍東南亞消費地景分析〉,《台灣東南亞學刊》6(1): 3-48。
王志弘、沈孟穎,2009.10,〈東南亞飲食再現策略:異國時尚、多元文化與己異化認同〉,《台灣東南亞學刊》6(2): 3-45。

不過,現在我已經不想做這個議題,因為遇上了瓶頸(語言障礙,以及,在田野裡訪談真的很累),也覺得一時找不到什麼新切入點,難有新意。所以,做了三四年的東南亞族裔地景研究,要告一段落了。接下來,我得發展文化產業的分析,希望能跟文化政治,以及我試圖繼續發展的文化治理概念有些連結。簡言之,就是要看看,在那種力圖振興地方、推動城市競力,以及企業管理或產業研究取向的文創產業討論之外,能夠做出什麼比較批判性的研究。首先,我鎖定實際的文創工作者,像是設計師,考察他們的實際工作和生活,價值立場,以及他們跟城市或地方的關係。換言之,不是從產業或地方發展的問題意識出發,而是從勞動過程與剝削、日常生活紋理,以及社會和環境正義等角度,來評估文創產業。

除了這些看起來有點系統性的研究,我還有其他有點奇怪(尤其是獸醫師),突然想到要做的研究,就弄假成真,陸續出版了,也列出來給大家參考:

王志弘、朱政騏,2007.03,〈風險地理、恐懼地景與病理化他者:台灣SARS治理之空間∕權力分析〉,《中國地理學會會刊》38: 23-43。
吳品賢、王志弘,2007.12,〈反身性的道德計劃?有機食品消費之銷售組織場域與引導理念〉,《台灣社會研究季刊》68: 119-176。
王志弘,2009.04,〈多重的辯證:列斐伏爾空間生產概念三元組演繹與引申〉,《地理學報》55: 1-24。
王志弘、曾亞雯,2009.09,〈獸醫師的專業主義與倫理內涵:一個動物權利角度的探討〉,《思與言》47(3): 1-49。

另一些還沒有出版(審查中),但已在研討會或工作坊發表的新研究有:

王志弘,2009.03,〈地方:認識與實踐的多樣化〉,第四屆全國地方文史エ作者研討會「社區營造與地方文化發展新趨勢」,台灣研究基金會,暨南國際大學,3月6日。
王志弘,2009.04, “Prosthetic mobility in an accelerating society: lessons from moving experiences of the persons with physical disability”, presented at the Mobility, Place and Modernity: The work shop for Prof. Tim Cresswell’s visit to Taiwan,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4月22日。
王志弘,2009.10,〈文化治理:一個城市研究概念的探討〉,第一屆城市學研究學術研討會「城市學視角下的縣市整併與再生」,高雄市立空中大學,10月18日。

當然,不能忘記花了我非常多時間的翻譯。過去兩年出版了不少先前的成果,今年的暑期到開學之後,則是極為痛苦的完成了Harvey的Spaces of Capital譯稿,目前由國立編譯館審查中,希望沒有太多要修改的地方。近兩年出版的翻譯,列在下面:

王志弘、徐苔玲譯,2007.11,《遇見都市:理論與經驗》,台北:群學。(原著:Simon Parker, Urban Theory and the Urban Experience: Encountering the City)
王志弘、王玥民、徐苔玲譯,2008.08,《新帝國主義》,台北:群學。(原著:David Harvey, The New Imperialism)
王志弘譯,2008.12,《新自由主義化的空間:邁向不均地理發展理論》,台北:群學。(原著:David Harvey, Spaces of Neoliberalization)
王志弘譯,2009.05,《城市世界》,台北:群學。(原著︰Doreen Massey et al., City Worlds)
王志弘譯,2009.05,《騷動的城市:移動∕定著》,台北:群學。(原著︰John Allen et al., Unsettling Cities)
王志弘譯,2009.05,《無法統馭的城市?秩序∕失序》,台北:群學。(原著︰Steve Pile et al., Unruly Cities?)

以上,就是我過去兩年所做的,比較不有趣的事情(翻譯的部分,則是帶點自虐的快感)。我衷心企盼,我的生活會有趣一點,自在一點。不過,來到城鄉所服務,這樣的夢想應該很難實現了。

1 則留言:

  1. 老師誠實的自白,我是說關於下田野真的好累這件事,真的令人動容...衷心祝福老師能在不有趣裡,還能找到一絲絲的樂趣....C'est la vie~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