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1日 星期二

桂林魯家村:地方智慧及專業者參與的經驗 (一)劉育珊、古燕秋、陳慧蓉、涂振源、廖宜霈

一、速描魯家村

(一) 歷史簡述


魯家村位於今桂林市秀峰區,相傳魯家村的祖先在明末清初 時由江西逃難到桂林,在市周邊流浪,最後因觀察到桃花江流域中有一塊較高的土地不易受水患侵擾,因此擇定此地定居,正是魯家村的現居位址。村民稱祖先定居的那塊為「荷葉地」,至今已傳十三、四代,約有兩三百年的歷史,也因為這塊特殊的「荷葉地」使魯家村成為附近桃花江西岸唯一臨江的聚落。


關於魯家村為何定居江邊,村中也傳著另有一則故事。村長陽桂生告訴我們,魯家村老祖宗當年是看著鴨子尋找他們未來的棲息地,當年鴨子們就是走到這裡,於是祖宗們就決定在此建村。鴨子是要水的動物,帶領著村民來到桃花江,村民在荷葉地上建立他們的村子,從此成為魯家村世代安居的地方。


1944年日本入侵中國,當時中日軍隊以桃花江為界對戰,日軍全面侵占臨江的魯家村,村民慌忙逃離村子。後來日軍開始敗退,離開前實行三光政策--「搶光、殺光、燒光」,魯家村便不幸逢難,原有的族譜、房舍、財產全被焚燒一空,只有一棟房子逃過此劫。抗戰結束後村民紛紛返家重建,魯家村祖墳後方的一處山坳,當時那裡有軍方留下的兵工廠倉庫,他們拆下倉庫建築物的木頭、磚頭與瓦片,回來修補被毀壞的舊屋舍,居民在像工廠一樣臨時搭建的房舍裡,居住了幾十年,直到大陸改革開放後居住品質才有所提升。


1978年中國施行改革開放政策,隨後1981年政府提出「分產到戶」制度,讓村子可以用「村集體」來處理耕地問題,慢慢提高村子的生產力,逐漸提升經濟情況。魯家村本來是以田耕讀書為主,磨豆腐、發豆芽為輔,副業的收入使他們在因分產到戶時期比其他村子富裕,但此優點在城鄉結構改變後有所變化,今日反而不再那麼優越了。


近年,中國沿海城市引進外商投資、桂林市也積極發展旅遊業,整體改善桂林市及周邊地區的就業機會與經濟。在這段經濟改善時期,魯家村村民紛紛改建新房,齊心致力於公共設施,環境與衛生品質逐漸獲得改善。而如今桂林市旅遊業蓬勃發展,魯家村居民除了耕作田地、養殖畜產及外出打工外,也開始走向休閒餐飲業,發展農家樂事業。

(二) 魯家村現況


魯家村為桂林市秀峰區甲山街道辦事處橋頭村委會下的自然村。目前魯家總戶數72 ,人口217人,村民以姓「陽」居多,其中男性占160人,女性占117人,六十歲以上有25人,村內老人五十幾歲後就沒有再下田幹活,平常都在家看電視,或和朋友打牌或聊天、搭公交到城裡「買買東西,逛一下」;而年輕人除了還在就學的,多到城裡打工,真正專職耕作的已不多了。


魯家村的土地大都集中在聚落附近,西到芳蓮嶺邊,北到飛鸞橋,共有耕地130畝、魚塘62畝。土地制度的改變影響著魯基村民對土地的態度,1960年分配自留地,當時並未重新測量土地,平均每人分得0.84分,村民幾乎都拿來種菜。1973到1976年實施園田化政策,將農地重新劃成大面積土地以利於使用拖拉機等機械耕種。1981年實施「包產到戶(分田到戶)」,依各土地的生產條件將土地分為三級,再以戶為單為分配村內土地,此法卻造成村民今所謂「人多田少」的狀況,至今仍未解決。


交通方面,進出僅靠一條魯家壩跨江連接桃花江路。主要交通道方面,南北向為沿江而築的桃花江路,東西向則是在魯家以北為蘆笛路,魯家以南為甲山路,皆可直接連結市中心的環城道路。從市中心開車到魯家,僅需十幾分鐘。


即便是交通上的不方便,魯家村與附近村子仍保持密切關係,臨近的北沖村、甲山村、張家村、廟門前(新華村)長期以來有「兄弟村」的交誼關係。這五村並無血緣關係,但彼此通婚,至今若有大事還會互相協助。曾經五村更有共同舉辦划龍舟比賽的傳統,於端午節前後的農閒時期密集練習划船及划船歌,雖然1984年後龍舟賽便停辦了,但村裡還是留著當年的幾首龍船歌。


魯家村民過去耕讀為主、磨豆腐發豆芽為的生產方式,在人多田少問題出線後,種田便無法維持生計了,因此磨豆腐與發豆芽逐漸成為村人維生的主要產業。但是後來因工商發展,桃花江的水質受到汙染,發豆芽的盛景不再,部分勞動力出外打工、或經營農家樂。而豆腐業只剩七戶有生產,並且以機械化取代傳統工伐,原料則多是外地買回來的,供應對象為城裡的大飯店,或是到菜市場販賣及賣給農家樂。


魯家村居民仍以外出打工居多,分散在桂林市、廣東等地。還有一些則在村裡經營農家樂(餐館),至今共有7家,其中一家是外資租用文化室開設,其他都是村民利用自己住家開設。農家樂客源多為桂林市民,除冬天是旅遊淡季外,春、夏、秋三季基本上皆生意興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